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编辑推荐]假期刚走 别让"节后综合征"毁了你
2016-10-09 10:55:05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悄悄地,愉快的”十一“七天假期已经结束了,大多数人已经投入到学习、工作当中了。

  可是,七天长假还没玩儿够?根本没心情上班?甚至还有茶饭不思、身心俱疲、精神涣散这些症状......你是这样的吗?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

  在此,小编梳理了一些饮食、休息等方面的建议,让你在节后合理应对,尽快“满血复活”。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是在长假后生活习惯难以调整的一种心理病,它的表现也很多样,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节后综合征也叫富贵症。

 

  节后综合征通常表现

  1、胃肠不适

  症状:肠胃不适,位居假期综合症首位。

  长假里无论是出游、宅家还是亲友欢聚,都离不开一个吃字,大鱼大肉、大吃大喝给肠胃无尽的负担。

  2、皮肤问题

  症状:皮肤过敏、长痘、皮炎等。

  不管是出游还是宅在家,长假里,作息不规律、熬夜、吃过多煎炸零食或平时很少吃的山珍海味,皮肤过敏、痘痘问题就冒出来了,造成皮肤发红发痒发痛。

  3、神经性厌食

  过节期间,很多人一天都不停嘴,吃多了,就容易撑着,引发节后神经性厌食。

  4、恐惧上班

  经过连续几天的吃喝玩乐,好多人到了上班第一天还有些不适应,一些上班一族还出现了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甚至对上班怀有恐惧的心理。因为在长假里对自己的休假没有什么计划,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到了上班的时候,生物钟调节不过来,松弛下来的弦一时适应不了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因而对上班产生了恐惧心理。

  5、退潮忧郁症

  在高度兴奋、高度热闹的节假日过后,又回归到平静的、日常的生活,因而感到孤单、抑郁、无聊等症状。


  如何赶走假期综合症

  建议一:调整作息早睡早起

  相对于上班、上学来说,很多人假期时的作息非常不规律。有人彻夜上网或打牌,有人奔波在旅途,生物钟被打乱。节后又很难快速适应,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

  补救措施之一是调整作息,尽量早睡早起,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午休。如果晚上难以入睡,洗个热水澡会有助于睡眠。

  建议二:营养膳食多吃深色蔬菜

  十一期间,很多人饮食没有规律,大鱼大肉一开始吃就停不下来,聚会时饮酒过度,从而导致胃肠负担过重。

  医生指出,节后饮食应遵循多样性原则,因为单一食物的营养肯定是不全面的。可以适当减少肉类的摄入,多吃谷类食物和绿色蔬菜。

  要注意增加深颜色蔬菜的比例,与浅色蔬菜相比,深颜色蔬菜含有更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建议三:适度运动缓解压力

  节后提不起精神、没有胃口怎么办?适度的运动或许可以帮你。可以在下班或放学后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如慢跑、游泳、跳舞、羽毛球等,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休息,更有活力地开展节后工作。

  建议四:节后工作强度不宜过大

  除了睡眠、饮食、运动等身体方面的调节,心理上的适应也很重要。

  节后短时间内不宜开展强度过大的工作,而应循序渐进,先把必要的工作做完,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避免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与此同时,可以做一些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国庆节假期已经结束,静心思考一下未来的工作安排,把心态调整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调节小妙招助你“满血复活”

  充分休息

  可轻轻按摩头部、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上班前要好好洗个澡,消除体表代谢的排泄物,使毛细血管扩张,有效消除疲劳。

  心理暗示

  把心理逐渐调整到上班、学习状态上,告诉自己假期已经结束。假期结束后,要将此前没有处理完的事情用最简捷的方式尽快了结,不要再让它们牵扯精力。

  做好准备

  写一张便笺式的备忘录,将未尽事宜和上班后头几天要办的事情罗列其上,这样可做到心里踏实,一目了然。

  自我调节

  规律睡眠、饮食,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做出相应的调整。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茶、咖啡提神或做深呼吸;中午小憩一会儿,晚上争取早睡。

  小编在这里希望大家可以尽快脱离”节后综合征“,抓紧时间进入状态,努力学习、工作。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

 (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刘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