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9日讯 “十一”黄金周结束了,各种盘点如期而至。全省部分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超一倍、40万过夜游客在哈尔滨消费12亿元、重点零售和餐饮业销售收入81亿元……全面飘红的一组组数字,尽显龙江旅游之火爆。这份成绩的取得,既是对我省发展旅游既往努力的间接肯定,也是对深度挖潜的加油鼓劲。
我省拥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湖泊、大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振兴发展的金字招牌。经过长期保护和积累,黑龙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了突出的整体生态化优势,为引入外部需求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整体生态化和冰雪旅游“两大核心优势”日渐成为黑龙江旅游叫响全国的“冬夏两大卖点”,印证了黑龙江发展旅游产业既有需求增长空间、又有供给竞争优势,大有空间可为。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开发多元化产品、开展专业化营销,夏可消暑纳凉,走进中国最大连片森林、最大湿地群、最大界江、最大火山景观群与火山堰塞湖,领略中国北极、东极风光;冬可赏冰玩雪,走进世界规模最大的冰雪节、冰雪主题公园、雪雕艺术群,畅玩中国最专业的滑雪场亚布力,主题明确、独具特色、花样繁多,高品质旅游产品横空出世,兼之今秋的同赏“五花山”,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吸引和改变着游客脚步的朝向,演绎着把“青山绿水”、“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的龙江故事。
作为“一业兴则百业旺”的朝阳产业,旅游产业是无边界产业,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黑龙江要想在这一轮经济调整当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就要切实按照“建设全国一流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再接再厉、持续发力,继续挖掘潜力、制造动能,推进立足黑龙江整体生态条件的旅游、养老、健康、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擦亮中国旅游的龙江名片,让黑龙江成为国人品质旅游的标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事物的发展遵循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我们固然乐见北国风光处处花开,但是也要时刻保持警醒,越是“量”上的全面开花,越要注重“质”上的孜孜以求。黑龙江的好山好水是外在的,管理服务是内在的,内外兼修才能挖掘旅游潜力,打造发展空间。不论有多少脚步走进龙江,不管有多少消费留在龙江,都需时时刻刻让优质旅游环境的“绿叶”衬托起好山好水的“红花”,方能让金山银山显出更完美的“成色”。
为推动全省旅游业发展,我省一直不遗余力加大优势旅游产品推介,诚挚之心,人皆见之。把丰富宝贵的旅游资源变成更多更好的产品,让大家生活得更有意思,同时也直接促进黑龙江区域发展和繁荣,何乐而不为?坚持擦亮“原创”标签,创新“孵化”优质产品,不断提升景区“辨识度”,持续积累游客“美誉度”,假以时日,中国旅游定会收获更多熠熠生辉的“龙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