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9日讯 据黑龙江日报消息:“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9月29日在北京公布,哈尔滨市圣·索菲亚教堂与人民大会堂、上海国际饭店、武汉长江大桥等共计98个项目入选。 【详细】
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市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907年,通高53.35米,占地721平方米,属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是哈尔滨近代欧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1986年,教堂被列为哈尔滨市Ⅰ类保护建筑;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对索菲亚教堂建筑及周边环境进行了保护修缮和综合整治,使其重现昔日风采。
圣·索菲亚教堂资料图。
圣·索菲亚教堂资料图。
圣·索菲亚教堂资料图。
圣·索菲亚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设计者为俄国建筑设计师科亚西科夫。整座教为庭式建筑,中央一座主体建筑有个标准的大穹窿,红碑结构,巍峨宽敞。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错落有致。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响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相闻久远声传阿城。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
圣·索菲亚教堂资料图。
圣·索菲亚教堂资料图。
圣·索菲亚教堂资料图。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11月,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2日至9月2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扩建索菲亚广场7000平方米,辟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以宣传、弘扬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
2000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组织扩建了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广场、中心休闲广场及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设工程。并于当年10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扩建后的建筑艺术广场面积由6000平方米增至10000平方米,中心广场面积36154平方米。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