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七台河
搜 索
七台河激发内生动力探索转型振兴新路
2016-10-19 10:33:1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郑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0月19日讯 今年以来,七台河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推进煤城转型振兴的根本,努力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振兴之路。

  先打开思想上的锁,再开转型发展之门——

  在解放思想、提升干部精气神中激发内生动力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了“学讲话、谋振兴、闯新路”专题学习,坚持把总书记对龙江发展作出的两次重要讲话作为根本指导,先打开思想上的锁,再去开转型发展这扇门。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对照“三长三短”、围绕“五个要发展”、做好“三篇大文章”和以“五头五尾”为抓手,深化市情认识,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具体路径。认真查摆了推进转型中存在的定力不够、方向不清、信心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强化干部的作风转变和素质提升,努力解决“知行不一”“舟大水浅”等问题。在煤城发展的困难时期,注重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坚持弘扬龙江“三大精神”,提炼出奉献、实干、拼搏、创新的城市精神。在全市开展了“弘扬七台河精神,讲好七台河故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七台河”大型系列公益活动,厚植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进一步提升。

  壮大非煤支柱产业,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

  在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中激发内生动力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了巩固煤炭深加工基础优势,壮大非煤支柱产业,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的工作思路,努力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形成多元支撑、多点带动的新格局。一是全力培育新兴产业。立足丰富的石墨资源,从零做起高标准规划了石墨园区,坚持高起点进入,实现错位发展,宝泰隆100吨石墨烯项目10月份投产,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池材料等项目正在洽谈中。积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依托充足的玉米、水电蒸汽等资源,谋划生物发酵产业,规划了5平方公里的园区。哈宜公司已引进3户总部经济企业落户园区。目前,正在与琅琊台集团、华北制药等企业就生产淀粉、葡萄糖酸钠、秸秆生物饲料等项目进行谈判。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努力打造龙江食品安全城市,加快推进高钙菜、蓝靛果精深加工项目。二是做强煤电化支柱产业。依托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挥产业基础、技术和人才优势,稳步发展合成化工、精细化工、材料化工产业。投资34亿元的宝泰隆稳定轻烃、投资32亿元的隆鹏清洁化学品项目已完成大部分投资,投资11.7亿元的勃盛焦化改造升级、投资6.8亿元的泓泰兴合成氨和尿素项目将于明年6月份竣工投产。三是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推进机械、建材、木制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勃农兴达不断壮大,形成了七大类70多个品种。加快木制品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包装材料、小五金等配套企业。万通管业、晟斯凯特铁路专用轨枕等新型建材项目已建成投产。依托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投资25亿元的康泰公司再生资源系列项目明年可投产,涉及回收体系项目7个、产业项目11个、公共基础设施项目2个。四是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着力打造龙江东部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成了7个电商产业园和示范园,入驻电商102家,90%以上地方名特产品进入电商平台,促进了电商与产业融合,助推了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实现线上交易近3亿元,带动就业1.5万人,快递业务同比增长108%。以建设龙江东部物流中心为目标,投资16亿元的中国供销商贸博览城明年10月末竣工运营,万通内陆港综合物流、鑫达源公路货运枢纽等项目正在推进中。积极谋划发展市民体验旅游、休闲养老产业,投资20亿元的万景石龙山养老养生项目正在建设。今年重点推进产业项目37个,亿元以上项目26个,10亿元以上8个,非煤项目32个。

  努力破解机制体制不活问题——

  在补短板、破瓶颈中激发内生动力

  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行政审批提速率平均达到42%,非行政许可全部清零。设立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搭建了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重点产业招商,成立了8个专业招商组,由市级领导带队对口招商。努力破解经济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集中开展了“五个专项整治”,查办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43起,查处70人。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四帮四保”、企业“宁静工作日”等制度,坚持零距离接触、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零障碍入驻,全力服务招商项目和企业发展。努力破解忽视与资本市场合作的问题,积极促进产业与资本融合,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恒益电气、德彩光电等4户企业进入“新三板”挂牌前审核阶段。强力促进本地企业重组新生。北京三聚公司已成功重组两家焦化企业,推进美华公司与大连溶融金属公司、乾丰能源与北京颐和资本重组。努力破解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立足于人才、智力共享,加强同高等院校合作,与哈工大、哈体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对本地企业家的培训,努力提高企业家素质。通过创客空间、孵化器等形式支持创业,通过落实贴息贷款等就业政策,积极引导自主就业。大力支持居家就业创业,推动“新兴手工”项目发展壮大,吸纳“矿嫂”、下岗职工、残疾人等3000余人居家稳定就业。

  困难时期民生投入力度不减、惠民举措不变——

  在促进成果共享、民生改善中激发内生动力

  坚持困难时期民生投入力度不减、惠民举措不变。加大投入力度,城市引水工程、城市西环路、污泥处置厂、净水厂改造、老旧供热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文化中心、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失能失智老人护养院、幼儿示范教育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有序推进。着力抓好安居工程,采沉棚户区续建工程4421套全部完成主体验收,新建工程开工820套,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搭建了居民自主购房平台,货币化安置正在推进中。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突出产业项目扶贫,因地制宜实施了棚室蔬菜、大榛子、地栽木耳、北药等项目,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第一批4000套设备正在安装。今年将完成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将有6748户、15749人实现脱贫。

  引领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

  在从严管党治党、强基固本中激发内生动力

  市委常委班子带头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对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决贯彻不含糊,坚决执行不走样。市委坚持严格管理干部又热情关心干部,对全市各级干部明确提出了“三允许三不容”的要求,即,允许失误但不容忍误事,允许改进有过程但不容忍放挺不进步,允许选择退出但不容忍在其位不谋其政,褒奖鼓励担当干事者,鞭挞教育躲事误事者。进一步打造求同存异、忠诚包容的良好生态,班子成员团结奋进,共克时艰。严肃换届纪律,认真开展警示教育、谈心谈话等活动,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稳住神、尽好责、经受住考验。推进基层党建责任制落实,加强投入保障,选派65名优秀机关干部任村第一书记,38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成效明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组织开展了专项考核,民主测评市管干部784名,约谈党委书记、纪委书记12人,增强了管党治党自觉性。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