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哈市制定首个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 250万农民变市民培育三大城镇组群
2016-10-29 07:38:01 来源:生活报  作者:于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0月29日讯 28日,哈市城乡规划局召开《哈尔滨市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2016—2030年)》座谈会,规划确定,力争到2030年把哈尔滨打造成“一心一圈,三群四廊”的城镇化总体格局,203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常住人口规模约1250万人,转移人口250万。

  规划9区9县市共5.31万平方公里《哈尔滨市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为哈市首个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共分四大部分十九章,规划范围包括9区、9县市,有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松北区、平房区、呼兰区、阿城区、双城区;五常市、延寿县、尚志市、木兰县、巴彦县、通河县、宾县、方正县、依兰县,共计5.31万平方公里。规划目标是将哈尔滨建设成为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格局更加合理、城镇用地集约紧凑、村镇建设特色鲜明,公共设施与服务覆盖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富足美满、城乡管理人性化智能化的国际商贸城市、欧陆特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人文城市、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

  哈市打造都市核心区与绿色生态圈层

  哈市将打造“一心一圈,三群四廊”的城镇化总体格局”,其中,“一心一圈”指都市核心区,绿色生态圈层;“三大城镇组群”指培育尚志、五常、方通三个城镇组群,在都市区外形成三个发展中心,带动区域发展,促进组群内城镇的功能、产业、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的协调发展;“四大廊道”指建设哈牡高速、哈同高速、松花江-哈肇公路、哈五公路四条复合交通发展廊道,沿交通走廊轴带发展重点城镇,促进巴木通方依地区和尚五宾延县市与哈尔滨都市区协调发展。

  培育尚志、五常、方正通河三个城镇组群

  五常市区组群:以五常市、背荫河镇、山河镇等重点发展乡镇为龙头,发挥丰富耕地资源优势,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国家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尚志市区组群:以尚志市、苇河镇、亚布力镇等重点发展乡镇为龙头,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打造生态旅游城市,加快形成产业特色明显、城市协同发展的城镇组团。

  方正通河一体化组群:以方正镇、通河镇、木兰镇等重点发展乡镇为龙头,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城市,合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旅游繁荣、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城镇组群。

  宾州宾西等近郊城镇发展为卫星城

  近郊重点城镇:宾州镇、宾西镇、牛家镇、兴隆镇等,城镇规模在10-30万人,要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功能配套,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城。

  远郊特色城镇:帽儿山镇、居仁镇、元宝镇、侬河镇等,城镇规模在5-10万人,要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

  远郊一般城镇:城镇规模在0-5万人,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

  哈市核心区城镇建设用地1110平方公里

  积极推进主城区与哈尔滨新区的发展,真正发挥哈尔滨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国家重要制造业基地的作用。到2030年,哈尔滨都市核心区城镇建设用地111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建设用地650平方公里,卫星城镇210平方公里,外围乡镇建设用地250平方公里。江南城区274平方公里,哈尔滨新区(江北)227平方公里,哈尔滨新区(平房)65平方公里,哈南新城(平房外)56平方公里,哈东物流产业区28平方公里,呼兰组团25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43平方公里,宾西组团46平方公里,阿城组团46平方公里,双城组团50平方公里。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乡村旅游特色化

  通过均衡城乡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来缩小城乡差距。规划建设5000-6000个新型农村社区,培育350个五类特色乡村,重点推进500个示范村、5000个自然屯的村庄环境治理。在旅游产业特色化方面,规划形成“一心、二轴、三带、六区”的总体规划结构。一心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二轴为温泉大道与通富路,三带为一条现代农业体验带、两条大地种植景观带,六区包括温泉养生区、浪漫花谷区、农家体验区等。

责任编辑:张广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