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31日讯 记者从省政府相关部门获悉,我省提出“打造自然保护区群”理念,并重点开展松花江、嫩江干流沿线和大小兴安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群建设,同时建设中俄边界自然保护区。目前,我省已在中俄边界建立68个自然保护区。三江、兴凯湖、八岔岛、洪河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中俄跨界保护区。
据统计,现在我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51个,保护区总面积约805.6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个,面积324.9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84个,面积249.7万公顷,市级55个、面积145万公顷,县级72个,面积86万公顷。
在这里,小编就带您看看龙江的著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珍宝岛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虎林市东部,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是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地区。保护区总面积4436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29275公顷。
珍宝岛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种。黑龙江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乌苏里江沿岸重要的生态环境系统组成部分,为赖以湿地环境生存的生物提供生长、栖息、繁殖及迁徙停歇地。

2、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伊勒呼里山南麓,在松岭区境内。保护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25° 07′55″--125°50′05″,北纬51°05′07″--51°39′24″。2003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保护区,总面积229523公顷。
保护区属于水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对象是区内的森林、沼泽、草甸和水域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是东北最大的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整的原始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有原始森林、沼泽、草甸、湖泊、溪流、河川、冰雪等景观。

3、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部,距鸡西市1 2 0公里,北与密山市、虎林市相邻,东、南与俄罗斯水陆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31°58′30″—133°07′30″,北纬45°01′00″—45°31′30″。

4、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境内,面积10.08万公顷,地处松嫩平原与大兴安岭的接壤地带,保护区的主体-五大连池火山是中国著名的年轻火山群之一,距今仅有200年历史。区内分布有14座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锥体和800多平方公里的熔岩台地和5个串珠状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石龙河贯穿着五个呈珠状排列的堰塞湖,故称五大连池。五大连池火山群是中国著名的火山群。主要保护对象为火山遗迹。

5、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位于宝清、饶河、抚远和富锦三县一市行政区内的红兴隆和建三江2个农垦管理局境内。保护区前身是长林岛、雁窝岛、挠力河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七里沁河一个总局级(地市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7月3日,国务院批准建立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30千米处。总面积21万公顷,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扎龙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湖泽密布,苇草丛生,是水禽等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有6种;全世界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
7、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34°36'12"~134°4'38" ,北纬47°44'40"~48°8'20",总面积198089公顷。保护区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地自然保护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鹤类保护网络。

8、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北麓的大沾河上游,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省部级保护区,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最原始、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森林湿地保护区。流经保护区内75公里长的大沾河是世界上少数几条未被污染的河流。保护区内稀有植物珍贵,动物种类繁多,共有高等植物57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野生动物254种,其中包括白头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类保护鸟类,大沾河湿地还是白头鹤在中国唯一的栖息繁殖地。保护区于2009年9月经国务院审定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