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郑飞:特色种植养殖闯出脱贫路
2016-12-03 09:52: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陈显春 王明菲 庄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3日讯(记者 陈显春 王明菲 庄园)11月8日,东北网第一书记“扶贫计”报道组来到拜泉县兴农镇兴旺村采访第一书记郑飞。时任拜泉县城市行政执法局环卫处副主任的郑飞,自2015年10月来到兴旺村任职第一书记后,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带领村民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径。

  兴旺村贫困户养的羊群。

  郑飞与贫困户详细交流。

  郑飞走访兴旺村贫困户。

  特色种植增收贫困户乐了

  拜泉县县城到兴旺村大约40公里,走过一段县道转至通村路后,路两侧新修的路肩,让狭窄的路面变得宽阔起来。郑飞每次走在这段路上,心里充满自豪:“我从乡里争取了资金,用3个月时间修好路肩,等于是加宽了路面,便于农用车通行。”

  如果说这是郑飞送给兴旺村村民一份沉甸甸的民生大礼,那么,在扶贫方面他做得就更多了。

  在兴旺村的326户贫困户中,很多家庭因学致贫。王宝柱的大女儿在齐齐哈尔上大学的费用每年4万多元,高额的学费令王宝柱一家陷入贫困之中。郑飞通过走访了解到王宝柱家的情况后,建议他改变传统种植结构,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播种红小豆和高粱等经济作物。

  在王宝柱的家库房里和院内,堆放着他今年的收获---40袋红小豆和60袋高粱。王宝柱兴奋地告诉记者,当初多亏听从了郑书记的话没有全部种植玉米,红小豆和高粱两项收入加一起净赚1万多元。

  在郑飞的建议下,今年兴旺村有100多户贫困户调整了传统种植结构。采访中,兴旺村村委会主任张宝华对记者说,郑飞不但有见解,对人也实实在在,谁家有困难只要和他说,他能帮啥就帮啥,今年春天,他帮助很多农户协调种子和化肥,大家都说这个小伙子不错。

  田野上的羊群贫困户的希望

  兴旺村虽不是传统养殖村,但村里不乏拥有养殖技术和经验的村民。郑飞在调查走访中,发现贫困户夏永忠有这方面的专长,于是就鼓励他养羊。

  在村南的田野上,夏永忠赶着100多只羊放牧。据他介绍,养羊的主意是郑书记想到的,“春天时,郑书记在信用社帮我贷款2万元,买了40多只羊,经过一夏天的繁殖,现在已有100多只羊,等这些羊长大了就可以出售了。”

  这是勤劳的一家,夏永忠在外放牧,他的妻子在家中已备好了草料。在刚刚过去的秋天,他的妻子用半个月的时间,捡拾大豆皮和树叶,可供羊食用一个冬天。“郑书记这么帮我们,我们还不勤奋一点,就太对不起他了。”

  同样对郑飞心存感激还有李继江等贫困户,郑飞介绍李继江到辽宁灯塔县皮革厂打工,每月能赚3000多元。据他的邻居范秀森介绍,郑书记看到李继江家的情况后,为了缓解他家的经济困难,就介绍他外出务工,郑书记用行动温暖着每一个贫困户的心。

  拜泉县城市行政执法局副局长代春波说,自郑飞任职第一书记以来,深入农村、扎根农村,能够体察民情,为老百姓干好事、办实事,反响很好,希望他能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第一书记扶贫日记摘录

  郑飞  拜泉县兴农镇兴旺村第一书记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晴

  自被选派为兴农镇兴旺村第一书记已过去一年的时间了,我心里感触颇多。从县直机关一名普通干部转变为基层农村第一书记,工作环境和对象的不同,使得我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更重。

  我努力提高素质,增强履职能力。为了当好第一书记,不辜负县、乡党委和村里广大群众的期望,我时刻不敢松懈,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工作的先导。一是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全面和深刻领悟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二是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区、镇各级关于当前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工作的大方向。三是认真学习农村工作法律法规和党章党规,认真开展联系群众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落实依法治村目标。四是认真学习村级业务知识,掌握为村民服务的本领。五是认真加强思想和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思想。思想上、政治上与上级保持一致,作风上诚诚恳恳做人,老老实实干事,履职上时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加快兴旺村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记者手记:年轻的第一书记

  今年26岁的郑飞,是记者此次采访第一书记中最年轻的一个,对于多数人来说,这是梦想大于现实的年龄,而郑飞却已经承担起第一书记的重任。

  也许是一年来历练的结果,或是本来郑飞就有着与年龄不相仿的成熟,与郑飞接触久了,你会发现他是一个沉默少言的人,但他的笑容很真诚,身上也看不到一丝浮躁的气息。“心里有数”,身边的人这样评价他。

  农村工作,光凭一腔激情和三分钟热血是干不了的,不但要耐着性子,还要沉下身子,甚至迈稳步子。起初,郑飞的工作并不顺利,“和一些老人沟通有代沟”、“你这么年轻,你懂啥、你会啥?”在一片质疑声中,这个心里有数的年轻人,脚踏实地地按照计划前行。“和村里的老人多聊、交心,和他们混熟了,他们就拿你当亲人了,你的建议他们才会参考“。

  郑飞逐渐被村民认可,“多亏郑书记了”、“这个小伙行,是块好料”。面对好评,郑飞依然如初,不骄不躁。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