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治国理政新实践·黑龙江篇】黑龙江省持续深入学讲话 振兴发展看龙江:畅通粮食销售路 破解农民卖粮难
2016-12-12 07:30: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宋晨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同江认购稻田现场。王振良摄

  黑龙江日报12月12日讯 萃冰雪之灵瑞,纳黑土之芳华,卓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孕育了龙江生态大粮仓。黑土地产粮多、产粮好,早已扬播海内外。“酒香不怕巷子深”,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始终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种粮人。

  2016年,站在“十三五”开局元年的起点上,黑土地肩负着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托,产粮大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谋发展、定策略、找出路,在粮食库存压力过剩、玉米收储政策调整、“种强销弱”的窘境下激流勇进、砥砺前行。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王宪魁亲赴重点市、县调研指导玉米购销、外运工作并提出明确要求,对抓好玉米收储销售提出明确要求。全省农产品营销电视电话会议上,省长陆昊强调,加强农产品营销,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真正走进市场的关键是实现黑龙江省农产品价值空间和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富锦象屿金谷农产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王振良摄

  策略“准”多措并举做好粮食市场化购销

  截至11月30日,黑龙江新季粳稻收购进度为43%,与上年同期持平。按照黑龙江粳稻产量2468万吨,商品率85%计算,农户可售商品粮约1037万吨。今年东北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而稻谷仍执行托市政策,预计托市收购量将保持高位。大豆收购9.9亿斤,同比增加4.3亿斤,价格趋于平稳。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从当前形势看,这次改革存在着“阵痛期”。受气候和政策等因素影响,与去年相比,今年玉米种植效益将大大低于上年。截至11月30日,各类入统企业收购174.6亿斤,同比减少198亿斤。中央储备粮轮换收购1.6亿斤,较去年同期临储玉米收购量减少305亿斤。

  玉米市场化购销工作的“成败”关联到黑龙江省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省计民生的大事。“成”则粮稳民安;“败”则后患无穷。

  据了解,今年黑龙江省玉米扣除农民留粮后,市场化收购量在800亿斤左右,市场收购价格0.65-0.70元/斤测算,需收购资金520-560亿元。

  由谁来收?该怎么收?

  今秋,“玉米商务洽谈会”和“金秋粮食交易会”成功举办,国有粮食企业和大型民营加工及贸易企业积极入市收购,与全国玉米加工、饲料和贸易等大企业签订意向购销协议500亿斤以上,加强与销区企业对接,走出去开拓粮食销售市场,及早寻找客户买家。积极发展“互联网+”营销模式,为稳定市场预期和保证有人收粮提供了支撑。

  实施粮食加工业发展专项重点推进,提高玉米深加工能力,增加加工消化的转化量。开展收购资金需求调查摸底、与各金融机构召开落实玉米收购信贷资金推进会,统筹协调,促进银企对接,分类落实各类市场主体收购资金。主管省长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强调玉米外运顺畅是确保玉米收储制度改革顺利执行的关键环节,并最大限度地内部挖潜,提高运输能力。省粮食局和哈尔滨铁路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建立重点粮食运输会商协调机制。本着“保障重点、先急后缓、确保急需”的原则,采取定期会商和随机会商方式。省粮食局每天11点之前向哈尔滨铁路局提报重点粮食企业新增铁路运输计划,哈尔滨铁路局统筹安排运力,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重点保证。

  上个秋粮收购期结束,立足于今年秋粮再获丰收、增收,黑龙江省粮食部门提早采取分析测算新粮收购数量、收储能力缺口,与各地签订责任状和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及国家政策性粮调销等措施。全省安排新增收储能力1100亿斤以上,除保障国家政策性稻谷收购需要外,满足玉米新粮接收急需,做到有仓收粮。引导农民科学储粮力度,为均衡销售创造条件。

  粮食收储现场。王振良摄

  加工企业收粮现场。王振良摄

  手段“高”

  “粮头食尾”“农头工尾”

  黑土地丰富优质的自然资源环境,赐予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优势。一直以来,龙江生产的“原字号”,以内在的品质和本真的形态受到外界认可。龙江农业要发展、广大农民要致富,好粮卖好价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粮食产品也要做品牌的呼声,在全省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黑龙江要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黑龙江省指明了方向。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并坚决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做强绿色粮食食品产业的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由于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能力不足,低端产品占比高,而中、高端产品比例低,产品竞争力弱;水稻加工业总体加工能力虽然过剩,但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低,同样缺少竞争力。很多加工企业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合力,与省外同类型企业竞争中缺少话语权。

  今年,黑龙江省大力推进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推进仓储、加工一体化项目建设,引进省外大型企业到黑龙江省投资建设玉米深加工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扩能改造升级,提高生产能力。目前,粮食部门积极深入调研,拟依托大型粮油加工龙头企业、重要粮食物流节点、粮食仓储设施等现有条件,研究制定全省粮食加工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强化企业间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促进粮食加工业加快发展。

  省粮食局鼓励和引导水稻加工企业间以市场化合作方式进行产能优化整合重组,做大做强优势品牌企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围绕省政府提出的“专品种种植、专品种收购、专品种加工、专品种销售”的四专模式,推进水稻加工企业建立种植基地,确保粮源质量;培育壮大黑龙江省优质绿色稻米品牌,引导水稻加工企业通过整合企业达到整合品牌的目的,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全省年加工能力30万吨以上水稻加工企业已达到51户,超额完成年初省政府确定的40户的目标,黑龙江省水稻加工大企业科学布局已粗具规模。

  昆明国际农博会黑龙江省农产品受追捧。

  营销“强”

  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年初以来,全省以推动种得好向卖得好、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为主线,坚持传统营销方式与现代营销方式相结合,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强化农产品营销工作,为有效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4月,全省农产品营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长陆昊对全省农产品营销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农产品营销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农产品销售,保证农民持续增收。

  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黑龙江省共31家企业、120多个有机产品参展,签订各类合同、协议19个,金额1.26亿元。

  9月举办的“2016黑龙江秋季农产品产销对接暨大豆产业发展论坛”,组织邀请四川、湖北、上海、辽宁、吉林等省市120余家农产品采购商,与黑龙江省农业合作社及加工企业开展对接,签订玉米、大豆、水稻、杂粮杂豆等农产品意向性购销合作协议共计87万吨,金额22亿元。

  在上海、广州成功举办了“黑龙江大米大豆及制品品牌宣传推介会”,重点宣传推介了北大荒、寒地黑土、龙稻、龙蛙、乔府大院等大米品牌及九三、冬梅、冬雪等大豆及制品品牌,来自两省市农业、商务部门、农产品流通协会、商会、餐饮行业协会、粮油学会,以及36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餐饮、贸易企业等农产品采购商代表参加活动,挖掘潜在渠道客户176家,签署意向性合作协议10亿元,拓展黑龙江省品牌营销渠道,为加强黑龙江省与这两个地区乃至国际方面的农业合作奠定了基础。

  全省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有效促进农产品宣传推介和销售。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类农村电商主体达25860家,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67亿元,预计年底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100亿元。重点建设黑龙江大米网、生态龙江等省内农产品电商平台,组织和引导农业合作社、生产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省内外电商平台进行对接,利用电商平台集中宣传推介和销售农产品,生态龙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运营15个月,注册用户79961人,进驻省内合作社、企业1785家,总交易额5161万元。引导支持1170个“互联网+农业”高标准营销示范基地自建和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产品销售,运用B2B、B2C、O2O以及网络众筹、个性化定制、点对点营销等营销手段开展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并重点打造120个样板基地,建立质量追溯系统,网上展示绿色食品生产过程,实现可视化营销,提升产品信誉度,拓展销售渠道。先后开展两次网络众筹活动,推出五常市王家屯水稻种植基地、孙斌鸿源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等水稻、大豆、杂粮等18个基地开展众筹,带动全省众筹收入20多亿元,实现未种先销。谋划建设了集电子商务、质量追溯、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农资服务、金融服务、物流配送,以及大数据采集分析发布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黑龙江大米网,打造全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业化网站,9月份已开通运营。

责任编辑:张广义

2016你是什么“表情”?

【专题】龙江在行动

【专题】持续深入学讲话 振兴发展看龙江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