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不朽的树 悼先贤张国昌
2017-02-08 08:18: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包临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他以自己近半个世纪的办报历程,诠释了什么叫做媒体人的敏锐、担当和坚韧。

  张国昌(左一)出访考察。黑龙江日报记者 蒋国红 翻拍

退休后,他依然关注着报业和媒体的当下。黑龙江日报记者 蒋国红 摄

  黑龙江日报2月8日讯 2月4日19时40分,夜幕四合的时候,沉落的不仅仅是那轮夕阳,一位媒体前辈,也随之沉睡了。明天,太阳将重新升起,而这位长者,却再也不会醒来。

  他的离去,对媒体行业来说,标志着一个时代渐行渐远。因为他的引领,一家媒体,曾经站在了他所属的那个时代的潮头,他的名字,意味着一家重要媒体曾经达到的历史高度。

  引颈回望,那座历史高峰依旧耸立,时光的烟云,依然遮挡不住它的峥嵘。

  某部外国戏剧中的一句台词,似乎可以用来评价这位长者:“整个说来,我再也见不到像他这样的人了。”是的,先贤国昌的人格特征和鲜明的个性,是无法复制的,也因此,我们对他永难忘怀。

  先贤国昌,将自己的品格、风骨、理念和智慧,融入了他的新闻生涯,他以自己的职业精神,率领着一拨拨前仆后继的编采团队,来呈现报格。而报格,不仅以新闻和记录的方式,放大着时代和社会的潮音,也从中折射着他的人格光辉。达成这样的事业境界,令无数心怀新闻理想的人,心向往之,但鲜有能至者。

  他以自己近半个世纪的办报历程,诠释了什么叫做媒体人的敏锐、担当和坚韧。

  17岁离开老家,投身于新闻事业,他以卓越的品格和出众的思想才华,在入行的第一时间,就站在了一个高起点上,终其一生,初心未改,他从未降低过那个高度。

  他的职业生涯或许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青年时期,在黑龙江日报担纲关键角色,他组织编发的报道和评论,其中的重要篇章,不仅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也在当代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他的壮年时期,特别是上世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昌与当时的报社领导、决策层一道,指挥、策划、组织和实施了一系列“议题设置”和重磅报道活动,以敏锐的思想触角,迅速融入到思想解放浪潮之中,通过新闻舆论,引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使当时的黑龙江日报,成为本省的思想先声。20世纪90年代初,黑龙江日报在他的主持下,开全国主流报业之先河,一个是率先扩版,信息扩容;一个是率先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时代,为此,他还亲自撰写一篇文章《换羽》,阐释报业技术升级的意义所在。这两大步,使黑龙江日报成为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媒体业锐意进取,引领潮流的先锋。

  与其说先贤国昌无愧于他的时代,倒不如说,正是因为有了他那样的人,和像他那样的一批业界翘楚,成就了那个时代的底色和风流。

  这一切,源于他的漫长职业经历和成熟的思考,即使在退休后,他也不忘叮嘱我们这些后来者,他引用梁启超的一句话“报馆要有益于国事”,他说,“去塞求通”,是媒体的天职,要善于把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集纳起来,在现代语境下,形成媒体意见,供决策者和社会参考。就在他离世的前几天,在病床上,他依然关注着报业和媒体的当下,还与前来探望他的年轻同事探讨顺应互联网时代和转型问题。

  他的家人透露说,与同事交谈的那一次,是他很长一段时间当中谈话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气色最好的时刻。从这样一个细节,足见一个老报人生命最后时刻的念兹在兹和心之所系。

  但是,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先贤国昌并不是一个话语甚多的人,他说话言简意赅,果断利落,他老人家当年主持编前会时,成竹在胸,一锤定音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他写文章,则惜墨如金,笔触老到,一语中的。从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的深厚积累和思维的透彻。

  以一当十,一直是他行事的风格,也是他的行文风格。用现在的网络语言说,都是“干货”。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国昌终其一生,他的目光始终锐利、坚定、澄澈,不含丝毫杂质,即使卧于病榻之上,即使是一个八旬老人,他的眼睛,似乎仍然超越了年龄和疾病,而一以贯之地闪耀着年轻的,甚至是童稚般的光芒,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目光也从未黯淡。在这光芒的背后,一颗一尘不染的灵魂,从未衰减的人生智慧和洞察,是光源。

  所以,我们常常感到,对于新闻时事,对于社会和人生,他的身心经历了那么多,他的眼睛看见了那么多,他在头脑中思考得那么深,但是他说出来的,却那么少,写出来的,也不很多,纵使篇篇佳什,字字珠玑,况味无尽,到底让人不解渴,不过瘾。仿佛他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但是我们知道并且企盼着,后面的传奇和高潮,一定激动人心,但是,他却戛然而止了!

  读他的文章后,我们这些后来者曾在一起交流,觉得他不只是一个卓越的报人,他的文章气象,深邃博大,本来还应该是一个散文随笔写作的大家。但是我们猜想,由于他对自己过于苛刻的高标准,高山流水般的性情,再加上作为报人的职业性自律,或者其他复杂原因,都使得他不轻易出手。所以我们读到的,只是他博大精神世界的冰山一角,他隐藏于内心的,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震撼的独到发现,都被他的灵魂带向了另一个世界。每每想来,多么令人惋惜,令人不由得想起著名诗句:“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然而,他以无言和少言,以他的厚积薄发,成就了“师道”和楷模,他在同龄者、同代人当中的威信自不待言,就是在我们这些后来者身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影响和印痕。如果说我们的新闻理想、职业精神和操守其来有自,先贤国昌作为前辈和师长,便是培育我们的源头之一。

  作为一个律己甚严的人,先贤国昌的高士之风,同样令我们景仰。离休之后,他的身体一直不好,去医院,从来都是和家人打出租车来来去去,同事想要帮忙,都会被他一一婉拒。甚至他也从不愿意过多地谈论自己的病情,即使病重的时刻,依然再三嘱咐家人,不让外人前去探视,他心里想的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对于他而言,这是他一贯的原则,而不是姿态和客气,读书和钓鱼,才是他的真正所爱,后来,可能就只剩下读书了。读书和思考,是贯穿了他一生的基本生活方式。

  我们当中不少人,都读过他的随笔《一枝一叶》,那是他办报经历中的点滴回忆,一个个细节的下面,包含着深邃的底蕴。他同时也谦逊地以枝叶自许,但是我们知道不是这样的,同事们的共识:先贤国昌,是报业的一棵参天大树,根须纵深,枝繁叶茂。我们这些正在拼搏中的媒体人,作为部属、学生和后来者,都在他,和他们那一代撑起的绿荫下成长,并在今天,继续着他未竟的旅程。

  2017年2月4日,深夜

责任编辑: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