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黑河市坚持绿色理念致力生态建设
2017-03-07 18:17: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梁照华 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7日讯(梁照华 记者 孙晓锐)生态建设为主,保护与发展并重。多年来,黑龙江省黑河大地劲吹生态之风。正是凭借这股劲风,黑河市的生态资源得到了科学有序的保护和利用。

  广袤的森林、富饶的湿地、宽广纯净的界江……抑或是头顶的蓝天,手边的空气……都让黑河魅力十足,声名远播。

  建设保护让绿色理念开花结果

  优良的生态环境一直是黑河人引以为傲的天然资本。作为全省重点林区之一,黑河坐拥207万公顷森林、52.48万公顷湿地,分别占黑龙江省地方林业有林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和全省湿地面积的十分之一。

  近年来,黑河市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确定了建设山青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黑河、美丽黑河的发展目标,启动实施“黑河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开展“一退三还”、森林抚育、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特别是2016年以来,黑河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关于生态建设的战略谋划,全力打好“保护森林资源、绿化黑河大地、发展林产经济、加快国有林场改革、推进“互联网+林业”五个硬仗,为黑河保护蓝天碧水、成就大美生态打下了坚实基础。

  黑河市大力实施“黑河蓝”保护工程,实现了连续21个防期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历史性突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造林任务,全年投入资金3000万元,完成造林绿化20.43万亩,绿化村屯120个,森林覆盖率由47.6%提高到48.2%。黑河市已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5处,面积达到82万公顷。重点打造小浆果栽植、北药保护种植、森林绿色食品生产、优质种苗繁育、林下特色养殖五大基地,大力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业。2016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实现46.59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15.1 %。

  治理环境让生态之风吹绿城乡

  2016年,黑河市区空气优良天数达317天、优良率98.8%。全市6个水源地达标率为100%。断面水质达到III类水体标准……一组出自黑河市环保部门的数字再次为黑河的“碧水蓝天”提供了佐证。

  近年来,黑河市的环保工作进入了快车道。围绕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城市的目标,几年来累计投入约10亿元,建设完成16项环保基础设施,全市环境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提升。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7座,垃圾填埋场6座,污泥处置厂2座,医疗废物处置集中处置中心1座,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站11座,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站均实现县级全覆盖。完成黑河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的升级改造,城市建成区排水管网101公里,饮用水源保护区防护等重点工程,重点流域规划项目从4项增加到24项。

  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生态建设的成败。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市建设,黑河市积极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针对农村存在的薄弱环节,黑河市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着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解决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大力实施环境绿化美化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目前,全市省级生态乡镇从25个增加到4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从1个增加到6个,省级生态村从46个增加到345个。

  创新思路让“绿色掘金”成为方略

  黑河市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地质摇篮”、“矿产之乡”的美誉。多宝山铜多金属矿和翠宏山铁多金属矿更是摘得了东北地区最大铜矿和全省第二大铁矿的桂冠。

  家有聚宝盆,守好还要用好。在近年来的矿产资源开发工作中,黑河市严格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2014年,黑河启动矿山治理试点工作以来,确定了新建矿山“高门槛”,生产矿山“严管理”,历史遗留矿山“多举措”的矿山环境治理总体思路。对关闭矿山采取由企业履行矿山环境治理义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实施生态修复、植树复绿;对生产矿山采取边生产边治理的办法,企业在生产的同时,对采坑就近回填,对排土场进行复垦治理;对待砂金过采区则按照“宜耕则耕、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原则,确立了市场化运营,大胆探索引入社会资本治理矿山的新机制。部分采矿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生产矿山西岗子煤矿为例,两年间该矿在工矿生产继续发挥其经济效益的同时,有计划地治理,变工矿废弃地为耕地近3000亩,逐步成为农业反哺工业,工业拉动农业的新型生产矿山典范。

  几年来各矿山累计投入矿山环境治理资金9000余万元,治理土地面积382公顷,整理出耕地220公顷,形成水面88公顷,打造砂金过采区复绿示范区6处,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举三得。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