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6日讯(李虎生 刘夕营 记者 孙晓锐) 初春时节,走进曙光经营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高大挺拔的绿化树,当你漫步在场区街道上,乔木、灌木等植物规划的科学合理、错落有致,红瓦黄墙的办公室被包围在绿化树和花草当中,让人时时刻刻可以感受到生态建设的气息。近年来,林口林业局曙光经营所新一届班子成员,把强化管理、改善民生和环境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工匠精神”全面打造建设出了管理利民、环境优民、服务便民的“新曙光”。

基层林场所首家职工浴池。

林产品展示平台。
管理集聚“正能量”。“细”处着眼、“严”肃纪律,“精”准发力、“细”心服务、在日常生活管理中,经营所把“精、准、细、严”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集聚了全所管理的“正能量”。
在考勤管理中,经营所党支部组织成立了由工会、财务、劳资等部门为成员的在岗人员核实小组,积极做好在岗人员影像资料采集归档工作,严格执行岗位出勤考核制度。
在行为规范中,经营所还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开展政风行风建设,建立了“去向牌”制度,方便来此办事的人一目了然。
在制度强化中,经营所结合全所实际集中制定了23条经营所管理办法,在每周五组织召开微型课堂,学习会议精神和业务知识。
在创新服务中,经营所在每项工作开展之前都组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听证会、座谈会,及时解疑释惑。

平整的水泥路面。
环境建设“得民意”。细节之处彰显特色,漫步在经营所月牙街道上,错落有致的铁艺栅栏、大理石设计的涌泉、蓝白相间的路灯杆、中国结、休闲广场的景观灯,让人深深感受到了城市的氛围……
一本本“民情日记”,一张张征求意见书、一次次工作协调会,只要职工群众有需求、有意向,经营所一定最大限度的给与完成。路灯陈旧需要更换,经营所对全所71盏路灯进行了集中改造,更新安装19盏节日彩灯和景观氛围灯。对于职工群众来说,生活在舒心、幸福、安全的生活环境中就是最大的幸福,对于经营所领导班子来说,能够让职工群众生活的舒心、幸福、安全,就是他们最大的责任。
为了保障职工群众的日常出行,经营所在在林业局的支持协调下,紧抓林口县实施莲花湖旅游公路的有利契机,与林口县交通局达成了协议,无偿提供水泥、碎石、河沙等材料,并组织施工队进行铺设,共铺设水泥路面9792平方米。另外,该所部分住户还自发对经营所替换的承重砖对水泥路面两侧进行了“包边”,铸造出了经营所职工群众交通、出行的“放心路”“畅通路”。
一项项为民举措,在2016的这个秋季结出了丰厚的果实。对原有广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利用县交通局机械对广场进行了回填,安装路灯71盏、休闲广场10000平方米、健身器材20余套、景观灯19盏,新砌排水沟639延长米、铁艺栅栏2100延长米、铁艺垃圾箱35个、文化长廊12米、花卉2万余株。

曙光经营所。
民生工程“聚民心”。“洗上热水澡、喝上放心水、走上水泥路、休闲有广场、跳上广场舞、出门路灯照....这些是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如今全成为了现实!”已在曙光经营所生活了50多年,今年87岁的老书记王俊谈起林场变化时,竖起了大拇指。而这一切的变化,不仅仅是老书记一个人的心声,也是经营所全体职工群众共同的感受。
经营所在建所以来一直没有洗浴场所,洗澡就成了职工生活中的难题,为改善职工洗澡条件,该所利用老食堂改建了占地150多平米,林业局基层林场所首家职工浴池,同时,每月为全所6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赠送澡票,毛巾,香皂、浴液等洗浴用品,让全所职工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企业发展带来的实惠,加大增强了职工对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经营所两个居民区的自来水分别建成于1985年和1987年,在建成后,虽然进行了几次的维修改造、打井、换泵,但由于使用年限较长,管道腐朽,使日常用水成为了职工群众的“心病”,为了让职工群众吃上了“放心水”“健康水”,经营所多方沟通、协调,自筹资金重新勘探了饮用水源,邀请专业打井队集中打造了两口150米的深水井,重新铺设了9317米供水管道,让清洁、卫生的山泉水流入到了职工群众的家中。
为了更好的方便职工群众,经营所还集合服务职能和服务对象,向全所居民赠送自制印发的“便民,还针对经营所医疗救援增加了林业局医院、林场救援司机的电话号码。为了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班子成员个人自出资金对70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在生日当天亲自将生日贺卡、生日蛋糕、长寿面、桃罐头送到老年人手中。
宁静祥和的角落,绵延起伏的山峦,一条条平整干净的道路……走在街头,触摸并感受着曙光的变化,触摸感受着职工群众生活的改善和幸福指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