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勤英(右)在和赫慧祥谈心,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东北网3月20日讯 64岁的曹勤英退休后,一直没闲着,她是小区爱心大姐召集人,还是登峰社区居委会说和组组长,她帮助过的人,数不过来。
2013年,她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志愿者”。2015年,又获得“萨尔图区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
耳濡目染从小看着大人做善事
曹勤英的父亲5岁时,她爷爷就去世了,奶奶带着一帮孩子生活。姑姑们先后出嫁,最后,家里剩下她大伯和父亲两家人。
全家一共19口人,住在一起,是一个大家庭。大伯家住东屋,曹勤英家住西屋。
冬天,天没亮,孩子大人一人背一个背筐,出去捡粪,送到生产队,算工分。捡粪的人多,去晚了就捡不着了。
曹家人心善,曹勤英小时候,县城有个木器加工厂,那年夏天,一对在木器加工厂上班的夫妻,带着3个孩子回乡。由于天降大雨,土路变得十分泥泞,客车走到曹家门前,就无法再继续行进了。
这家人向曹家求助,曹勤英的父母看他们淋湿了,赶紧把他们一家五口让进屋。帮他们烤衣服,给他们做热乎饭。雨下了一个星期,这家人就在曹家住了一个星期。
曹勤英七八岁时,一天,父亲在生产队附近,见一个小姑娘在哭,原来,她找不到家了。曹勤英的父亲就把她领回家,让母亲给女孩做饭吃,自己出门打听谁家丢了孩子。
过了两天,女孩的父亲和哥哥来接她,又在曹勤英家里住了两宿才走。虽然和对方不认识,但她父亲母亲心地善良,家里有啥吃的,都拿了出来。
退休不闲着助老扶残关爱下一代
曹勤英说,奶奶那时常说的话就是:“我们是睁眼瞎,不能让孩子们也成睁眼瞎。”她家和大伯家,一共有14个孩子,都读了书,女孩也不例外。
其中七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曹勤英的大姐在西安工作,大哥从医学院毕业,后来担任了院长。兄弟姐妹中有定居上海、山东、陕西的,也有在东北的。曹勤英考上了东北农业大学,参加工作后入了党。
曹勤英继承了曹家乐于助人的传统,她帮助过的人,数不过来。
2014年冬天,曹勤英和老姐们姜淑梅到市场买菜,看见围了一群人,凑过去一看,见一个老爷子,腿有残疾,找不到家了。
曹勤英从老人的描述中,判断应是附近一栋楼的居民,她和姜淑梅,把老人搀扶到那栋楼。老人看到自家的窗户,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小区里有个孩子,父母离异,孩子跟着父亲生活,后来父亲也去世了,家里的亲戚供他上学,曹勤英和姜淑梅出了1000元钱,给孩子买了衣服、鞋以及学习用具。
小区里还有一对夫妻,都是聋哑人,他们有一个儿子,叫赫慧祥。2016年5月,赫慧祥的爸爸因病去世。父亲的突然去世,对他打击很大,他担心家里没钱不能再上学了,曹勤英就经常找他聊天。
曹勤英想呼吁社会上的爱心企业,能给赫慧祥的妈妈一个工作的机会,帮帮这个贫寒的家。
“能帮就帮一把,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帮赫慧祥的妈妈找一份工作,这样,孩子就能安心上学了。”曹勤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