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夫妻携手走上援疆路 远离故土亲朋扎根大漠
2017-03-22 09:37:22 来源:大鹏新闻网-牡丹江晨报  作者:孙鲁宁 繁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2日讯 一双双十指紧握的双手、一个个温暖用力的拥抱、一句句饱满情感的叮咛、一滴滴眼角滑落的泪水……1月2日,在飞机的轰鸣声中,孙建民、方玉玲夫妇将大庆市最后一批对口支援新疆的干部人才送上飞机,在与大家挥手惜别后,两人本就拉在一起的手握得更紧了。因为他们彼此都知道,对于这些上了飞机的战友来说,三年的援疆生活已经结束,纵有再多不舍、再多留恋,也要回到亲人的身边,家乡的怀抱,翻开生活新的篇章了。可对于他们夫妻来说,这既是三年援疆路的终点,也是下一段援疆路的起点,夫妇二人还要留在这儿,远离故土和亲朋,忍受寂寞和挑战,将根深扎在这片大漠之中……

方玉玲正在为当地居民治牙。

  就像每个平凡的早晨,孙建民迈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政府大楼,方玉玲走进北屯市人民医院,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不同的是,他们是一对夫妻,共同作为援疆干部人才,来自黑龙江省东宁市,这是他们俩在援疆生活的第四个年头。

   你们的爱 是我前进的动力

  孙建民是东宁市经济发展和改革局一名职工。2013年12月10日是他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们一家都难忘的日子。

  中午11点,距离午休还有半个小时,办公室通知全体员工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传达了来自组织部门援疆的部署工作安排,要求各单位推荐的候选人必须要业务精、能力强,且具备发改部门丰富的工作经验,候选人名单要在下午15点前上报。

  在仔细阅读了候选人的各项要求后,孙建民觉得自己是最符合条件的,但援疆工作可不比出趟差,这一去就是三年,家中的老父亲谁来照顾,即将面临“高考”的儿子谁来陪,妻子一个人能操持这一大家子吗?从单位到家的路上孙建民想了很多、心里始终是七上八下的,回家的路也仿佛怎么走也走不完……

  推开家门后,孙建民看到妻子方玉玲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做午饭,儿子正在温书,平日里善言健谈的他此时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在饭桌上,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后,孙建民趁着吃饭的间隙和妻子、儿子道出了援疆一事。一瞬间,饭桌上的气氛僵住了,沉默成了这顿饭的主题,桌上饭菜散发出扑鼻的香味,但似乎怎么都勾起不了三人的食欲。

  “如果是组织需要,我们一定服从大局,家里的事情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妻子率先打破了沉默,一边说一边用手握住了爱人和儿子的手。随后,儿子也把头扭向孙建民:“爸,我已经长大了,考大学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会努力的。援疆的事你自己决定吧,要问我的意见——支持!”

  妻子和儿子的话语让孙建民哽咽了,一颗心顿时踏实了不少。在他看来,妻子的宽容和理解既让他心里“暖烘烘”又不免有些愧疚。

  这时,孙建民的老父亲还不知道儿子此去援疆需要三年。母亲才去世一年多,已年过七旬的老人家身边离不开人,时刻需要照顾和关怀。孙建民的姐姐得知他要去援疆后,主动承担起这份义务,提出和父亲一同居住,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虽然孙建民前期做了许多铺垫,可当他将要去援疆工作的消息告诉父亲时,老人家还是流下了热泪,一边握着孙建民的手一边说道:“放心吧,别惦记我!在那边好好干。”

  就这样,带着组织的信任,家人的嘱托,对援疆事业的真诚,2014年2月20日,孙建民从东北“黑土地”来到了西北戈壁大漠,开始了三年援疆路。

   投身大漠 夫妻同走援疆路

  孙建民刚踏入新疆时还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面对水土不服、饮食习惯不同、时差颠倒等诸多困难让刚刚离开故土的他难免有些吃不消,但这些却不是他最担心的。

  洗完手后不能乱甩手上的水珠,必须用毛巾擦干;不能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麻袋和装有盐的袋子和做饭用具上;接受或奉送礼物、茶饭碗时要双手;家里有客人时不能扫地……孙建民告诉记者,新疆当地有很多生活习惯和咱们家乡完全不同,像待客、吃饭、与人交谈都有许多讲究,刚到新疆的时候他像个孩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照葫芦画瓢地学习。面对诸多还未解决的困难,孙建民一边学习,一边迅速调整自己,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什么误会,以最快速度投入到工作之中。

  按照组织安排,孙建民负责援疆项目谋划、建设、管理、推进、检查、验收等。通过一个月调查研究,实地踏查了过去三年援建项目,深入乡镇、村屯、农牧场了解需求。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生到处谁非客,援疆福海便是家”。

  2015年6月25日,儿子在高考中不负众望,以639分被天津大学录取。当孙建民从电话中得知这一消息时,激动之余还带着一丝愧疚,“都说高三阶段在孩子的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我却没能陪在他的身边,在考试时为他加油打气,说实话,我这个父亲不太合格。”

  正当全家都在为儿子的事情高兴时,本该好好休整一下的妻子方玉玲又一次做出了让孙建民既激动又内疚的决定——援疆!2015年8月,在技术人才中期轮换的时候,作为医生的她主动申请支援新疆,得到了组织支持。自此,夫妻二人携手并肩共同奔赴新疆,在大漠中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辛勤付出,用实际行动践行“用心、用智、用情、用诚援疆”的誓言。

孙建民夫妻俩和儿子合照。

   辛勤付出 赢得百姓点赞

  “既然承诺了,就要履行诺言,将之付诸于实际行动。”来到新疆后,夫妻二人一致认为,既然来了,就必须要真正地融入援疆生活,援疆工作即便没有什么英雄壮举,但决不能庸碌无为。

  产业援疆是提升受援地发展的动力,按照由“输血”向“造血”发展的思路,福海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是牡丹江市规划外投资2500万元援建的关乎百姓菜篮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民生和致富工程,从确定建设那一刻起,孙建民整个人都绷在弦上,3个月跑办完成可研、初设、规划、国土、批复、招投标等手续,2015年5月1日开工,当年完成80栋EPS模块温室建设,并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见效。

  三年来,孙建民参与的就业、教育、卫生、产业、民生、人才培养等方面实施的援疆项目共67个,其中工程类项目30个、非工程类项目37个,共投入援疆资金11010.7万元,牧民定居、富民安居、高级中学运动场、设施农业、齐乡整乡推进等一批项目实现了竣工投入使用,1892户农牧民住上了宽敞、舒心、温暖的住房。

  8月新疆骄阳似火,妻子方玉玲入疆后第三天就进入工作角色。除自己的五官科工作外,她还主动承担口腔科业务,指导年轻医生开展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总是手把手耐心细致地为临床医生传授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认真带教,不仅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同时也增长了业务知识。为了提高口腔科的医疗质量水平,方玉玲每周进行一次业务讲座,定期组织专项技能培训,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不定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与同事们交流,带教他们共同处理病人,讲解诊断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随时纠正他们工作中的错误理念及方法,积极发挥了援疆医生“传、帮、带”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相关科室的医疗质量和业务指标明显提高。

  耐心的讲解、热情的服务,化解少数民族患者可医可不医的想法……方玉玲付出了很多很多,她真诚的奉献,得到了同事的认同,也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扎根新疆 一枝一叶都是情

  民族团结是新疆长治久安的基石,孙建民和方玉玲夫妻二人在疆期间,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节假日开展义工服务队活动,把“深入基层、为民服务”作为主题,发挥个人特长,积极开展公益服务,走入基层零距离服务群众。牵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下村义诊、敬老院慰问、社区服务、义务植树等26次,拉近了援疆干部和民族干部群众的距离。

  与此同时,他们还参加了以《爱新疆·爱祖国》为主题,黑龙江援疆干部人才深入全县21个村开展民族团结的义务宣传工作,义务绿化植树,发放宣传单,走访农牧民。他们在县第一高中还资助了2名哈萨克族学生、认亲结对2户哈萨克族亲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帮扶解困,鼓励他们努力拼搏,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用行动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

  “是援疆工作实现了我们人生的价值,升华了我们的感情”,这是他们夫妻二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大漠深处,在边陲小城,夫妻二人携手同行的身影,深深留在了新疆人民的心中,正是这样平凡而又美丽的大漠“夫妻树”,这样千千万万个援疆干部人才的奉献,才把绿色铺遍了天涯,才把温暖送给了万户千家。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