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点赞兴安·八个十佳”推荐评选活动参评文化品牌(二)
2017-05-08 11:15:00 来源:东北网-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大兴安岭版画

  大兴安岭版画初始于70年代末期,在我国著名版画家晁楣、杜鸿年、于承佑等先生辅导和推动下,版画群体逐渐形成和壮大,40年来,先后有100多人参与版画创作和活动,创作出了几千件版画作品,几百件作品参加过全国、全省系统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览,多项国际美术、版画作品双年展,并获有金、银、铜及优秀作品,7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00余件作品被省级美术馆、画院及美术机构收藏,近200件作品先后分别出展于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丹麦、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以及多国驻外使馆,200多件作品先后分别发表和出版在《美术》《美术大观》《解放军美术书法》《中外文化交流》《版画世界》《版画艺术》《东方版画》《中国版画》《中国版画年鉴》《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美术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美术报》等百余家国家级报刊及专业杂志上。中央电视台以《刻刀上的旋律》专题片报道播出了大兴安岭版画创作群体。全国多位著名版画家、美术理论家撰稿评论文章介绍大兴安岭版画和版画创作群体。文化部在1995年、2008年分别命名为“版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在1988年、2013年分别表彰“优秀文艺创作群体”“黑龙江版画创作优秀群体”的荣誉。

  大兴安岭精神

  “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形成于开发、创业和建设时期,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无数创业者、建设者、奉献者用青春、血汗乃至生命谱写、铸就伟大的精神丰碑,是大兴安岭地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兴安岭人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中,勤劳勇敢的大兴安岭人面对“滴水成冰,吐痰成钉”的冰雪严寒,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经历了“三上两下站住脚”、“苦战严寒破禁区” 、“三支队伍两代人”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大兴安岭精神形成于大兴安岭开发建设时期,伴随着林区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她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2008年,地委将大兴安岭精神内涵概括为:“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树雄心,立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的务实精神;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大兴安岭精神在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史上发挥了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巨大作用,鼓舞人们不但突破了高寒奇冷的生存禁区,还突破了长期依赖的“木头经济”这一思想禁区和生态建设这一发展禁区。在转型发展的今天,大兴安岭精神历久弥新,愈加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成为林区转型发展的精神动力。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