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讲述校训故事 涵育核心价值】哈尔滨师范大学:学高为师 践行行知精神
2017-05-24 09:31: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帆 张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5月24日讯(记者杨帆 张璐)晨曦,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北校区的梦溪湖畔杨柳低垂,有学生在浅诵古文;高大的楼宇间矗立的陶行知先生的雕塑,仿佛一直默默守望着校园里的莘莘学子。“行知”二字也始终伴随着学校的成长,进而形成了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既体现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真谛,又极具学校特色的“行知精神”,“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就是全校师生员工在践行“行知精神”的基础上得到了凝练和彰显。

  哈尔滨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黑龙江区域内依靠人民的力量逐步建立起来的第一所高等师范学校。其前身是1946年我党在解放区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从那个时候起,“行知精神”就成为哈师大人的光辉烙印,是哈师大蒸蒸日上的精神支撑,也是未来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训。

  1951年,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正式成立。1956年扩建为哈尔滨师范学院。虽然当时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师生员工却坚韧不拔、忠于事业,逐渐形成了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校风。苏渊雷、游寿、戚佑烈、王大安、张志岳、吴中匡、汪立三、齐亮祖、唐文中等一大批名师大家响应国家号召,来校任教,“弘毅致远”成为了当时学校的价值主流,他们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认真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诠释着“敦品励学”,有力推动了学校兼容并蓄、吐纳涵容,朝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制系统和培养层次日趋合理的高等师范院校快速发展。

  1980年,哈尔滨师范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1981年5月,哈师大被教育部确定为省属重点高师院校,并列入一表招生。随着改革开放,学校进行了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索,为国育才、天下为公的气魄,已经化为哈师大人永恒的信念与不朽的灵魂。培养出了出了“我去了就没想过回来”、扎根西藏阿里的“全国劳动模范”王惠生,“给我一根时代的纤绳吧,中国的大车我们拉”、献身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李光武,投笔从戎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二等功的查强,全国抗洪抢险英模”邵俊龙,谢绝出任市长、坚守教学岗位的全国优秀教师宋立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特级教师袁乃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特级教师郭明侠,全国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马熙如,全国十佳教师、特级教师高成庆等一大批优秀学子,他们用实际行动把“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梅贻琦先生曾说过,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张锦池教授可以说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大师,今年80岁高龄的他在哈师大任教半个世纪,先后教过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古代文学等课程,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给本科生上课,还培养了大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处事原则和教学风格,模范践行了校训精神,影响了几代学人。

  做了一辈子的老师,做了一辈子的学问,不论是教学还是研究,张锦池教授一直秉持着“识从疑处得,慧向拙中出”的信条。张锦池教授的课非常受本科生欢迎,因为他不讲大问题,专从小地方入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主要教学生如何从方法和理论上思考。“求实求新、深入浅出”,是他一贯的教学方法。“深入”是他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科研成果,“浅出”是他的科研成果又转化为教学内容。一以贯之的是以求实为基础的求新。他感到“深入”固然不易而“浅出”尤难,更需要倾以全部心血。因此,搞科研还不是他的目的,目的是用它来促教学,他的近二百万言的学术著作多来自他的讲稿。

张锦池教授的藏书一角。

  多年来,张锦池教授一直笔耕不辍,先后完成了《红楼十二论》、《中国十大古典小说论稿》、《西游记考论》、《红楼梦考论》、《中国古典小说心解》、《漫说西游》等著作。然而,翻看每本著作的后记,你会发现,张老师并没有功成名就之感,却有着深深的空虚和愧疚。他为自己身处高点而并未达到期望的成就而空虚;为自己未能如其师吴组缃所愿,完成四大名著的考论而愧疚。

  张锦池教授说:“此生别无所求,只有三个愿望:一是子女超过自己;二是学生超过自己;三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能比自己活得长一点。”张教授有一双儿女,都在美国教书,子继父业。张教授的学生遍及大江南北,有些已在各自工作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张教授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愿望是能比自己活得长一点,而不是永世流传下去。

  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还有很多像张锦池教授一样的哈师大人,践行着“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校训,让行知精神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彭佳丽

【专题】校训 讲述校训故事 涵育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