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电气曾被垄断华商筹建艰难 冰城创建"摩电"背后故事
2017-06-11 07:50:34 来源:生活报  作者:闫金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6月11日讯 摩电是舶来品,因为上边弓子摩擦着电线,所以叫摩电(也叫有轨电车)。哈尔滨的有轨电车诞生于1927年10月10日,是全国最早开通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在哈尔滨人的记忆里,摩电曾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摩电道曾是人们辨别方向的坐标。

  华商交百万押金取得电业承办权

  哈尔滨的电气事业,早在十九世纪末就出现了。1906年 1月 12日,傅家店(现为道外区一部分)办事公所委员熊冕章等人在傅家店北十二道街菜市场创办哈尔滨第一家由中国人经营的电业企业,名为耀滨电灯公司。1907年 4月建成投产发电,供给傅家店部分商店和居民照明用电。1917年公司又进口了美国和英国的汽轮发电机组,耀滨电灯公司有了发展。但是,哈尔滨市内其他地方的电气事业被中东铁路发电厂、秋林公司电厂、法商永胜火磨、日商北满电气株式会社等外商垄断。

  1920年哈尔滨自治公议会董事会开始筹划招商承办电气事业,创建有轨电车。消息一经传开,中外资本家纷纷投标,仅外商就有四五家投标。

  在激烈的投标竞争中,华商资本家徐鹏志依靠地方官绅的支持和民族产业“永衡银号”的资助,交付押金100万元,取得了电业承办权,开始承办哈尔滨统一的电气事业,公司取名为哈尔滨电业公司。

  1926年4月哈尔滨市内电车工程开工

  兴办有轨电车,必须兴建电厂。1921年春,成立了电业公司和有轨电车筹备处,公推徐鹏志为筹备处长。当时投标失败的外商仍不死心,筹备处成立不久,他们借华商资本家办电厂财力不足,千方百计设置障碍,企图攫取办电厂的特权。起初,徐鹏志先与美商华胜公司订立承包合同,但因美方未能履行合同,电厂没办成,先损失了30万元。随后,徐鹏志又与美商白克满林顿工程公司另订契约。美方提出全部统办需要资金800万元,并要筹备处先将100万元存入美国花旗银行用于支付工费,方能开工。

  徐鹏志四处奔走,终未筹足所需款数,无奈于1923年 11月提出辞职。徐鹏志辞职后,公司改为官督商办,委任章启槐为总办(董事长),工程仍由美方承包。美方名为帮助中国办电,实则借机对中国敲诈勒索。章启槐不得不将美商辞退,再与德商西门子洋行协商,以253万元价格与德商签订承包合同。发电供电工程、市内电车工程于1926年4月同时开工。1927年 10月 10日,哈尔滨发电厂两台2500千瓦发电机组和相应的南岗、马家沟、道里一带输、配电线路全部竣工,电灯、电车同时开始营业。当时哈尔滨电业公司的发电容量居全市诸电厂之首,使外商在哈市开办的电厂为之逊色,给哈尔滨华商资本家以很大鼓舞。

  有轨电车通车运营

  1927年10月10日,哈尔滨电业公司举行了隆重的电车通车典礼。同时开通有两条线路:一条是西马家沟电车厂(今南岗区文明街)到埠头区警察街(今道里区友谊路);一条是由喇嘛台(今南岗区博物馆广场)到铁路局(今南岗区西大直街哈尔滨铁路局)。总长8公里,有电车14台。1928年增购德国西门子厂产电车6台、爱益智厂产电车4台,共计电车24台。1929年8月,哈尔滨电业公司以195万元收购耀滨电灯公司全部资产,改称哈尔滨电业公司滨江办事处(发电分厂)。1930年5月30日,道外正阳街口延至道外十六道街电车线路通车。哈尔滨沦陷后,哈尔滨电车厂改哈尔滨交通株式会社,有轨电车的生产、运营由日本人把持。1943年6月,南岗文明街到道里新城大街(今尚志大街)电车线路通车。1944年1月,哈尔滨交通株式会社开始修筑4路电车线路,途经顾乡屯、安和街、 “中央银行”、田地街、南极街、滨江站,6月“中央银行”到安和街段单线轨道敷设完工。同时修建道外电车厂(哈尔滨电缆厂址)。截至1945年,哈尔滨有轨电车运营线路共有4条,电车54台,从业人员200余人。

  哈尔滨解放后,哈尔滨市政府全部接管哈尔滨发电厂和电车公司。1948年8月19日,由道里东北银行经南极街到道外许公路(今景阳街)5路有轨电车建设工程正式开工,11月1日竣工通车。

  有轨电车留给人们的记忆

  当年,哈尔滨的摩电有两种,一种是平头的,这种摩电有4个门。后来又换上圆头的6 个门的新型摩电,车票是4 分钱,乘客买一张票可坐全程。有轨电车车体呈方形,车头车尾各有一台发动机,车顶有两个可升降的弹簧弓子,其中一个弓子搭在空中的电线上,发动机立刻启动。司机坐在车内的正前方,左手握住铁制的启动栓,右手操纵另一个把柄在一个有刻度的圆盘上来回滑动,电车立刻启动。司机脚下有一个响铃,脚踏下就发出叮当叮当的铃声,警告路上的行人注意车辆。司机坐在车前透过玻璃窗瞭望前方,聚精会神地开着车,显得格外神气。车厢内的两排长凳可以坐人,但只能坐十余人,其余乘客只能手扶把手站着,然后售票员开始售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的轨道上,既平稳又安全。车到站只允许乘客从电车行驶方向的右侧门下车,票据交给司乘人员,站台等候上车的人员再陆续上车,电车继续行驶。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车内的窗户全部打开,既凉爽又可看到街道两侧的风景。冬季气温下降至零下二十多摄氏度,车内温度和室外相差无几。车窗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霜,乘客看不到车外,有时在冰霜上抠个洞向外张望。而司机会用木片刮去前窗上的冰霜以便瞭望。最辛苦的是售票员,收钱、撕票、收票,由于手必须暴露在外面,冻得通红。虽然寒冬的夜晚街上行人稀少,末班车依然行驶到晚上十点多钟。夜色中,电车弓子和电线摩擦出刺眼的火花,电车叮当叮当的铃声在夜空中回响。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