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三代中国人眼中的中俄经贸合作之变
2017-06-21 17:23:00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新华社哈尔滨6月20日电 每当盛夏雨后,邱祥林总喜欢带上相机到黑龙江边走走。如果拍到了彩虹横跨这条中俄界江,把中国黑河市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连接起来,他会兴奋好几天。

  “因为这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幅照片。”74岁的邱祥林退休前是《黑河日报》首席摄影记者。在40年的记者生涯里,他用10多万底照片记录下中俄经贸合作的变迁。

  “西瓜换化肥”是他拍摄过最著名的照片之一。“那是1987年9月,黑河口岸恢复通贸不久。”老人清晰记得,我方用208吨西瓜换回当时中国紧缺的化肥,“足足有三百多吨。”

  “当时,黑河对苏联的民间贸易全国最火!”邱祥林指着自己拍摄的一张照片说,“这条街上随处可见手拿运动服与苏联人交换呢子大衣的国际‘倒爷’”。

  中国服装、鞋帽等轻工业产品深受苏联欢迎,而对方的皮革、金属制品也深得中国人喜爱。

  为满足双方需求,从1990年开始,原外经贸部主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承办了首届“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

  “当时基本是易货贸易,这就是哈洽会的前身。”邱祥林用镜头记录下了当时的盛况。

  “三个中年男子,或背着手,或弓着身,神情专注地看着哈洽会黑河展台上用桦树皮制作的工艺品。”这幅拍摄于2012年第23届哈洽会上的照片,作者是《黑河日报》记者邱齐龙。邱齐龙是邱祥林的儿子。

  苏联解体后,哈洽会几经变革,逐渐形成以俄罗斯为主,面向东北亚、辐射全世界的格局。

  子承父业的他用相机记录下了一个个多姿多彩的哈洽会,中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经贸洽谈、展品展示被定格永存。

  2014年,第25届哈洽会升级为中俄博览会。这一年,19岁的邱国栋告别家乡黑河来到位于哈尔滨的黑龙江工程学院求学。

  受到爷爷邱祥林和父亲邱齐龙的熏陶,邱国栋从小就端起相机拍摄“中俄友谊”。他深知中俄两国关系经历的波折和发展。英语和俄语都不错的他,对俄罗斯有着特殊情感。

  “以前常听爸爸提起哈洽会,可是我看到的哈洽会和他说的不太一样。”当邱国栋迈入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展厅时,被深深震撼了。

  “蛟龙”号模型、无人机、航改型燃气轮机、纳米技术、石墨烯……中俄博览会上一个个“高大上”的展品彻底颠覆了他儿时对中俄经贸合作的认知。

  邱国栋在中俄博览会上详细了解了中俄跨境电商的现状和未来,“学校现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我的家乡在这方面有优势。”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15日正式开馆的第四届中俄博览会已成为有74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的国际性大型经贸博览会,是中俄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人文等重点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和全面交流的重要平台。

  又是一个炎夏的雨后,邱祥林散步到黑龙江边。没有彩虹,他依然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照片中一座横跨黑龙江的大桥正在紧张施工,不久它将把黑河市与“布市”连接起来。“中俄双子城”即将结束“相望”、迎来“相拥”。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