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探秘嫩江源"系列报道之四 嫩江源头的兴安长子
2017-08-16 09:55:3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陈显春 王忠岩 许诺 霍枭涵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16日讯(记者 陈显春 王忠岩 许诺 霍枭涵)在嫩江源头,邂逅美丽的松岭。大兴安岭松岭区坐落于美丽的多布库尔河之滨,这条被达斡尔族语称为宽阔之河的地方,53年前就是在这里,拉开了大兴安岭开发建设的历史帷幕。

航拍停伐后的松岭储木场。

  从1964年开发,到2014年4月1日全面停伐,松岭区累计人工造林3.01万公顷、提供商品木材1422.68万立方米。

  兴安长子,功勋彪炳。

  吃雪化冰——坚韧是老一代松岭人的精神质地

松岭之晨。 刘万明 摄

  《松岭区志》上有这样的记载:1964年2月,国家做出“组织林业会战,加速开发大兴安岭”的决定,一个由铁道兵将士、林业职工和地方干部组成的10万会战大军,迅速汇集在这片林区,全面开发建设大兴安岭。

  多布库尔河,一条美丽的河流,发源于伊勒呼里山南麓,向南流经松岭区注入嫩江。

壮志林场内整洁的庭院。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老一代林业人王树岭醒来的时候,发现乘坐的大解放车停在了山坳里。举目四望,除了林海还是林海,苍苍莽莽。

  时间拉回到1964年2月,那时的王树岭才17岁,他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了,他只记得是从内蒙古根河林业局出发,目的地是大兴安岭。

  王树岭来到的地方是松岭区壮志林场。此时的壮志就像一张白纸,空无一物。王树岭和其他人到达后,第一件事就是搭建帐篷,解决住的问题。

  与第一批开发建设者王树岭相比,1969年从哈尔滨双城赶往壮志林场的李树林就幸福得多了。此时的林场已经建起了板夹泥房,比帐篷更为遮风挡雨。

林场老职工王树岭回忆当年火热的劳动场景。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进山采伐,是王树岭和李树林的主要工作。李树林说,在山场住的仍是帐篷,半夜经常被冻醒,喝的是冰融化的水,吃的是高粱米饭和海带汤。可是,一旦任务下来,大家都抢着干,没有人说苦,也没有人喊累。

  这是一个寒不可涉足的土地。就是在这片被称为“高寒禁区”的地方,大兴安岭第一代开发建设者,把不畏严寒的精神深深地留在了茫茫林海。据王树岭介绍,那时松岭全区的采伐任务每年是30万立方米,而壮志林场一个地方就能完成20万立方米。

  2014年4月1日,大小兴安岭全面停伐。至此,松岭区累计人工造林3.01万公顷、提供商品材1422.68万立方米。

  松岭,当之无愧的兴安长子。

  继往开来——坚守是新一代松岭人的理想信念

  壮志林场至今仍保留的集电影放映、召开会议、文艺演出为一体的建筑“三用堂”,承载了70年代林业人的精神梦想与欢乐。

  1975年获评省劳模的袁维栋,在1978年“三用堂”建成后,就是这里的负责人。他是老林业的一面旗帜,也是大兴安岭精神的代表。1974年,袁维栋在生产中砸伤左臂截肢,伤好后装上假肢的他迅速归队,继续开运材拖拉机。

  如今,袁维栋仍住在壮志林场,夏天他和老伴住在平房里,养花种菜;冬季,就搬到楼上,与儿子一家同住,其乐融融。

  同样享受退休生活的李树林,与老友打麻将、下象棋,是每天必做的功课。

  老一代松岭人,使命完成;新一代松岭人,继往开来。

  松岭区森林覆盖76.02%,境内山峦起伏,河流密布,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天然的大氧吧。

  近年来,松岭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小镇建设目标,突出规划引领、找准特色定位、注重资源整合、坚持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质量、着力保障民生,努力让松岭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人民生活更幸福。

1975年就光荣获评省劳模的袁维栋如今已退休。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野花漫山遍野,蜜蜂花丛中飞舞忙不停。8月8日,松岭区举办了蜂蜜收割季活动,松岭区委书记王新宇为松岭蜂蜜代言,“要把松岭原生态蜂蜜宣传出去、走出去,增加附加值,将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发展“甜蜜事业”,让林区产品走出大山,只是松岭区林区转型发展的一个注脚。

1973年建成的壮志林场三用堂。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群众和企业的关注点在哪,我们的着力点就往哪落。”王新宇表示,松岭区提出了“政策松绑、环境打造、金融支持、能人带动”四大措施,大力支持企业发展。此外,松岭区利用资源禀赋打造地域特色产品,运用互联网思维研究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的把本地特产输送出去,进而叫响“松岭品牌”。

  坚守,新一代松岭人继承了老一代松岭人坚韧的精神品质,秉承理想信念,誓守绿水青山,为子孙后代造福。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