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绥化
搜 索
黑龙江省绥化市做好"三篇大文章" 推进产业项目升级发展
2017-08-17 15:23:52 来源:人民网  作者:牟海微 洪家兴 岳海兴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人民网哈尔滨8月17日电 年初以来,黑龙江省绥化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潜力,确定了构建“1+4+N”产业体系,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推进产业项目升级发展。

8月5日,庆安县医药产业业园区内,黑龙江瑞格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忙碌于口服液灌装生产线上。

  据悉,今年前六个月,绥化市开复工产业项目260个,固定资产投资324亿元;新开工产业项目135个,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88个。

  突出做大增量调结构

  绥化市把上项目扩增量作为产业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盯住与绥化契合度高的大企业、大项目,依托放大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特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做深延长“原字号”。这个市突破“原字号”,改变“初加工”,坚持从上游向中下游、从低端向中高端方向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招引培育全产业链龙头企业,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了以双汇北大荒、贝因美、伊利等企业为代表的“粮头食尾”产业集群;以中粮生化、龙凤、昊天等企业为代表的“农头工尾”产业集群;以安瑞佳、金源仑、信维源等企业为代表的“油头化尾”产业集群。形成“冰花”味精、“龙王”豆奶两个国家名牌产品,“龙蛙”大米中国驰名商标。玉米加工量72亿斤,居全省第一。转型升级“老字号”。绥化市利用多年形成的产业基础,加快产业链纵向关联与横向融合发展,链式和模块化交叉发展。安达安瑞佳集团由原来一家物流运输企业,发展成为集化工生产、经贸物流、新材料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建成了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最大的C4生产加工基地、芳构化生产基地和危货物流运输基地。青冈龙凤玉米由一家淀粉生产企业,经过多年升级发展,开发了玉米胚芽油、葡萄糖酸钠、液态葡萄糖等产品,深加工转化能力和产品附加值显著增强。培育壮大“新字号”。绥化市着力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旅游文化开发、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休闲养生保健和商贸物流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的着力点。引进了北京保利集团投资20亿元的宝山镇医养结合项目、绥棱中国国际能源投资36亿元的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明水浙农发集团投资12亿元的“产加储运贸”全产业链项目。构建“互联网+”平台,让大众食品、小众食品通过互联网走进百姓家,目前,全市电子商务企业突破1万家,10个县市区均建立电商创业园或综合服务平台。阿里、京东、邮乐网等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建立县级馆;网库、一亩田等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绥化市设立了村级服务站及体验店300多个。

  坚持创新升级增动力

8月9日,青冈赛美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对成品南瓜籽仁进行小包装作业。

  绥化市把创新驱动作为火车头,把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提升、供应链的完善和文化链的补充作为动车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动大创新、大创业,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厚植新优势。加快平台建设。完善软硬件设施,引入战略投资者,构建创新创业合作平台。这个市与新华网创客大学合作,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电商创业创新孵化平台。采取线上教学和现场指导相结合,与绥化学院、技师学院、五联校打造“1+3”创客空间及平台,3年内预期培养1万名创客人才,孵化100家成功的创客企业。与赢家伟业创业孵化器建立合作关系,在绥化设立分支机构,为创业者构建创新、智能、生态的创业环境,帮助初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创业成功率。全市已建成安达、明水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兰西县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本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正在建设中。促进科技创新。这个市大力推进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新建科技型企业60户,正在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28户,新上市企业1户。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瞄准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围绕农产品加工、石油化工、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步伐。激发人才活力。绥化加强产学研联合,鼓励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点对点、点对面的产学研合作,帮助26户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借助哈尔滨、大庆等地人才密集的优势,采取顾问、星期天工程师、实习实验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形式,柔性引进高端高层人才515人次,完成科研技术合作89个,解决实际问题382个。

  完善载体功能强保障

  绥化市始终坚持大园区、大产业、大平台的理念,以加快园区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定位,着力提升产业集聚能力。科学规划引领。坚持园区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相协调,促进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相互融合。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以工业板块为主的新城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区,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示范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创新试验区。目前,全市基础设施累计投入82.5亿元,11个重点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46.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2.2平方公里。建成1个国家级、6个省级开发区,入驻企业1086户,产值达到580亿元。推进产业集聚。这个市围绕专业化、集约化、基地化、特色化,深入推动优势要素向优势园区集中,集群化发展,提高产业集聚规模效应。目前,全市10个产业园区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肇东重点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入驻企业131户,其中绿色食品企业75户,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先进经济开发区安达市重点发展高新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入驻企业119户,其中化工企业33户,成功晋升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完善承载服务。绥化市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从立项、环评、建设、金融、安全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的服务。

  优化发展环境聚优势

  绥化市从优化环境入手,努力破解制约发展难题,打造产业项目集中集聚的“洼地”。优化政务环境。切实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加强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推广“告知承诺制”经验,出台了《绥化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暂行办法》,行政部门一次性告知,办事人和办事单位遵守承诺,提高了证照审批效率。实行“驻企秘书”制度,选择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开展试点,选派299名优秀干部担任“驻企秘书”,全力为企业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优化金融环境。积极活化金融、创新金融,推进大资源与大资本有机结合,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以定期对接、专场对接等形式加强银企对接,市里每月组织一次银企对接会。组建了寒地黑土品牌农业发展基金、城市发展基金、“双创”发展基金三支产业基金。优化法治环境。绥化市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手段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创建优良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严厉打击扰乱经济社会发展的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查处影响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对干扰和破坏发展环境问题开展常态化治理整顿。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