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5日讯(记者 王忠岩 霍枭涵 庄园)25日,百家媒体@文艺名家走进雁窝岛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正式启动。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书画名家、网络大咖走进八五三农场现代化农机装备园、雁窝岛旅游度假区、水稻科技园区、雁窝岛国际酒庄、雁窝岛版画院和将军山公园等特色采访点。感受到了八五三农场在农业、旅游、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

抱得特色西瓜“金美人”,走起路都威武了。 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走进被誉为“中国最美农业公园”的八五三农场第五管理区现代化农机装备园,采访团一行在大马力收获机械停放库、大型拖拉机停放库和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库看到了一排排高端先进的农机设备和农机信息化系统。感受到了北大荒农业装备发展的光辉历程。据了解,八五三农场现代化农机装备园由农场投资1800万元,2010年5月开工建设,2011年6月竣工。是集农机展示、停放、维修、培训、农机自动化信息远程监控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农机装备园。农机装备园占地5.5万平方米。其中,硬化场地1.9万平方米,库房9953平方米,办公楼650平方米。园林占地1.2万平方米,临时停放场地1.3万平方米,可停放和展示各类农业机械近千台套。

采访团成员对水稻科技园区内的长势良好的水稻很感兴趣。 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乘坐游船深入雁窝岛湿地,看鸳鸯、野鸭悠闲地浮在水面上、芦苇中,白鹭、大雁从头顶飞过。雁窝岛内百鸟争啼、凉风习习,采访团一行聆听关于雁窝岛的故事和传说,欣赏了湿地内郁郁葱葱的芦苇黄花,满河菱角。参与本次采访的文艺名家看过雁窝岛湿地的迷人风光和大雁放飞的壮观场景后,登上观景台进行了艺术创作。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雁窝岛真不愧是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和原始性的沼泽性湿地。

采访团成员开心地拿着雁窝岛特产。 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水稻科技园区参观,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稻田让摄影家们快门频闪,一株株成熟的稻穗颗粒饱满,低垂在田间。

采访团在雁窝岛版画院参观。 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在园区内的采摘园里,嘉宾们亲手采摘秋葵、菇娘、金美人西瓜、柿子等蔬菜和水果,享受亲近自然的乐趣。

采访团走进将军山公园。 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雁窝岛国际酒庄由原八五三农场制酒厂“改制组建”,该厂成立于1958年,已经过六十余载的不断建设与发展。采访团一行在酒庄看到了现今黑龙江省最大的酒窖,1300余吨陈缸封藏原酒,3条现代化灌装生产线。酒庄内酒香弥漫,芬芳馥郁,大家纷纷表示,闻到这香味就醉人。

参观雁窝岛酒庄。 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八五三农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版画)之乡,为此,采访团一行来到燕窝岛版画院一探究竟。据了解,北大荒版画创始人晁楣的第一幅作品就诞生于此,在版画院,一幅幅散发着大自然芳香的北大荒版画带给一行人厚重的版画气息。

记者在采摘园里的收获满满。 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随后,采访团一行来到被尊为八五三人之魂的将军山公园,园内临空独尊的气势和沉静肃穆之美把时光变换到60年前。1956年,共和国农垦事业的奠基人王震将军亲自探查荒原,插棍选址建立了八五三农场,后人为纪念王震将军,把将军走过的南山和东山这两座山峰统称为将军山。2009年开始,农场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将军山公园。这里已成为八五三人休闲、健身、游览的靓丽景区,吸引着八方来客。采访团登上将军山,走过王震将军走过的足迹。

记者在雁窝岛国际酒庄了解相关情况。 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晚饭后,嘉宾们观看大型原创音舞诗画《雁乡铭志赋》,《雁乡铭志赋》是一篇记载八五三农场创业、建设、发展历史的铭志宏作,为牢记历史,传承北大荒精神,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农场党委以《雁乡铭志赋》为内容,创作了这部大型音舞诗画。伴随着一阵激昂的音乐,一组震撼人心的垦荒战士雕塑展现在采访团嘉宾们的眼前,整台晚会气势宏大,色彩绚丽,震惊四座。
通过一天的行程体验,采访团更加真切地领略到雁窝岛迷人的景色与良好的生态,更加深刻地感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和厚重的红色历史资源,雁窝岛这片美丽的土地和北大荒精神将得以更深远地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