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以棚脱贫”让农民端上了“金饭碗”
2017-10-31 10:34:05 来源:  作者:石尧 韩昌睿 李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0月31日讯 10月27日9时许,记者沿着齐查公路前行,金黄的落叶点缀在道路上,两侧的田地一片繁忙景象,这是收获的季节,能给人们带来喜悦,能给人们带来希望。而进入094乡道,又是另一番景象……

  雾气笼罩的田地里,眼前的景象如科幻电影中的画面一般,一栋栋规模庞大且数量繁多的大棚整齐有序地坐落在田地间,显示了该区域的种植特点。这里,就是“金秋垄上行”的第三站——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雅尔塞镇红星村。

  宋化祥在水幕温室检查苗的生长情况。

  和记者要见面的人名叫宋化祥,是红星村的村委会主任,也是该村红星盈果蔬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此时,他就在记者看到的这些大棚中的一栋里忙活着,见到老宋,记者就急着了解眼前这些大家伙。“果蔬大棚取暖只用阳光和水,你们听过吗?即使在零下30℃的寒冬,棚内夜间温度仍能保持在15℃。这就是‘日光水幕温室’大棚。”老宋也迫不及待地把这个让他引以为豪的大棚介绍给记者认识,“这‘日光水幕温室’大棚现有18栋,二层冷棚有30栋。”

  老宋带着记者走进其中一栋大棚,一股暖流扑面而来。“这个黑色幕就是水幕墙。蓄能靠阳光热能转化到水里,里面存有约30吨的水。通过太阳的照射变热后,用电来进行水循环。我们这里用电就两处,一是把铺在棚子上的棉被卷起,旁边也有气窗,可保温透气,这样将大棚稳定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二是水循环,如果不放风,这里的温度可达40℃—50℃。”老宋说道。记者采访时,室外温度已在零下,但棚内的果蔬长势旺盛,绿油油的叶子上还微微泛着水珠。

  大棚区全景。

  “大棚主要打造的就是‘反季牌’,走的是高端路线。去年的收益就很可观。我们通过媒体宣传、与旅行社合作,让城里的人来采摘。采摘的草莓每斤卖到八九十元一斤,香瓜每斤卖到四五十元一斤,那还供不应求。而且,现在有很多农民都认可了我们的大棚,大部分都加入到了我们合作社里。”老宋欣慰地说道。

  谈到起初为何选择扣大棚,种反季果蔬时,老宋告诉记者,由于早期他在深圳一直做粮食贸易生意,后来玉米种植逐渐不景气,而有些地区果蔬种植业非常好,于是他利用积累的人脉和资源,在2014年带领村里的村民,走访各大城市学习果蔬种植技术和方法。起初村民对于这个新生事物是抵触的,老宋经过一年时间的宣传,终于在2016年5月筹划,同年11月开工建设大棚。前期建设了4栋实验棚都非常成功,村民们也看到了希望,尝到了甜头。“以前种植玉米,农民一亩地的年收入在300—500元。现在,去年收入可达到7—10万元。这不仅提升了农民迎合市场,种植高品质果蔬的意识,还提高了收入,奔了小康。”

  “种植的这些果蔬,赶在12月中旬以后收,‘两节’期间是最旺季,这样可以创造出生产后的最大价值。并且,我们计划在‘两节’期间举办齐齐哈尔市最大的农贸采摘节,我们种植的草莓品种也很多,例如相对稀少的白草莓、久久草莓等,西红柿的品种也很多。今年是头一年,也是为了推动咱们雅尔塞镇红星村的知名度,为明年奠定更好的基础。”老宋信心满满地说。记者实地走访大棚发现,除草莓外,还有茄子、辣椒、黄瓜、莴笋、香菜、菠菜、茼蒿、西葫芦等几十种产品,而且部分蔬菜还是国外的进口品种。“我是外聘过来的技术人员,当看到这片地的时候,发现这片地的先天条件非常好,种植出来的果蔬口感一定也会很好。我们上的肥料都是有机肥料,每棚都上有两大翻斗车的牛粪。”红星盈果蔬种植合作社技术总监陈天增告诉记者,为了排除以前土地里残留的农药和化肥,让土壤真正地恢复生机,他们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利用大量的牛粪来供给土地营养和肥料,如今大棚里的土壤成分,无论是国内国外的瓜果蔬菜,哪怕是热带水果,也可做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咱自己心里有了谱,那也得让消费者信得过。老宋的大棚里就有个厉害的家伙事儿,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互联网+农业”实现农作物生产“从田地栏圈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为消费者提供透明的产品信息,为政府部门提供监督的职能。“我们的大棚里的摄像头就是可追溯系统,从种到收全部都有视频探头记录,吃着我们的瓜果完全可以放心,因为我们有证据可以证明,我们的瓜果蔬菜就是纯绿色有机食品,绝对无公害。”老宋指着大棚里的摄像头告诉记者。的确,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产生的各种大数据,更为政府及农业部门管理提供了农业大数据支撑,辅助其农业规划、种植结构调整等管理决策,建立高效便捷的流通体系,实现更加完备的体系构建。老宋作为村干部,希望特色果蔬种植能以“互联网+农业”的方式,真正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农业,改变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改变以往农产品的销售方法,线上线下共同助力,真正为农民谋福利。

  关于未来销路打算,老宋也有套自己的方案。“等到元旦,果蔬下来后,便会联系大型果蔬市场与他们签约,让他们设专柜做直销点,然后再运用互联网进行销售。未来,我们的大棚还得继续建造,最终要建设千栋大棚,将果蔬小镇打造成旅游景点,集采摘、旅游、餐饮、科普于一体,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绿色无污染的食品。”说起未来的发展,老宋目光坚毅、信心十足。

  据了解,红星村每栋“日光水幕温室”大棚的造价在30—35万元,虽然投入较高,但利润也大,1—2年即可回本。目前,红星盈果蔬种植合作社已建18栋日光温室,计划建设完成日光温室100栋、二层冷棚200栋。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1200余农户参与果蔬种植,将成为全省最大的集果蔬种植、休闲采摘、精深加工、物流配送、科普示范于一体的果蔬产业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马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