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土地上写传奇——中储粮北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改革纪实
2017-10-31 15:04:0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郭建清 夏连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10月31日讯 55年前,2万余名官兵怀揣青春和热血挺进黑色沃土,在亘古荒原上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爬冰卧雪、刀耕火种,为国家经济建设展现“铁军”英姿;

  55年中,在创业和发展史上,他们先后经历了铁道兵、总后勤部和中储粮三个历史阶段,虽经历角色的转换但他们仍传承军人和中储粮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黑土地精神”,镌刻着他们对祖国、对事业、对人民的赤诚;

  55年后的今天,这支“铁军”队伍年产粮食过亿斤,演绎着他们做强做精“两大主业”,筑牢共和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重温入党誓词。

  2002年12月30日上午,中储粮北方公司的大礼堂内庄严肃穆,随“嫩江基地”移交的军官和士兵整齐列队,等待着他们作为一名军人需要执行的最后一次上级命令,官兵默默地执行着转制的命令。40年来,兵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复员转业官兵,但这次,意味着这支部队的番号将在那一刻,成为永恒的历史和记忆。

  艰苦创业铸丰碑屯垦戍边保边疆

  机关办公楼。

  “嫩江基地”的官兵们热爱这片神奇的土地、这片收获的土地、这片流金溢彩的土地、这片流淌过数十万战士青春、汗水和热血的土地、这片生长希望与辉煌的土地。“嫩江基地”曾经是一支肩负屯垦戍边历史使命、有着光荣传统和骄人战绩的人民军队。

  1962年,以铁道兵第九师43团为主体的近2万名官兵,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挥师北疆,在嫩林铁路沿线的黑龙江省嫩江县和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内开荒生产,执行屯垦戍边双重任务。指战员们荒原安家,向荒山宣战,向荒原要粮,以不屈不挠、战天斗地的精神,用心血和生命改造了这块亘古荒原,将昔日荒无人烟之地变成了硕果累累的“大粮仓”,铸造了一座永不蚀落的丰碑。

  粮食收购。

  创业的生活是艰苦的,在这片黑土地上,“拓荒者”面对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了崇高的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着青春年华,谱写了惊天动地的壮歌。1962年至1983年的22年间,基地官兵在执行屯垦戍边的双重任务中,面对“荒草没人顶,积雪没人膝,白天狍子跑,夜晚野狼嚎,到处是冰雪,滴水即成冰”的艰苦条件,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面前无险阻的革命精神,用宝贵的青春和一腔热血改造了千年荒原,开垦了万顷良田,共生产粮食15亿斤,为减轻国家和人民负担,保障部队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

  1984年1月,铁道兵部队撤销,“嫩江基地”归属总后勤部领导。新一代创业者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引用优良品种,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严格标准化作业,提升机械化水平,累计生产粮食46亿斤,创效益7.7亿多元,成为全军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较高,贡献很大的现代化农场。有5位领导干部从“嫩江基地”走出成长为将军。

  顺利移交保稳定不辱使命谋发展

  大型机械化集群作业。

  伴随着21世纪钟声的敲响,“嫩江基地”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号召,整体移交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管理。2002年4月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中储粮北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2年7月6日公司揭牌成立,昔日的部队官兵变成了企业员工、练兵战场变成了经营商场,但是永远不变的中国军人的大无畏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本色,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

  在移交转制期间,接受安置了630余名干部、战士和职工,组织了1800余名干部战士分流离队,为380余名战士办理了退伍手续,为130余名随基地移交的干部及其家属、子女在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了户籍,为438名战士在嫩江县安置了户籍;组织人员对各种资产进行了清查登记和审计,确保了国有资产不流失。移交期间,深入开展正确对待调整改革、正确对待基地发展、正确对待个人得失的“三个正确对待”教育。“嫩江基地”在全军移交的保障性企业中率先、圆满、安全、顺利地完成移交工作。

  弹指一挥间,15年过去了,这支队伍,由过去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变成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游刃有余的“弄潮儿”。

  公司领导班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实践,深化企业改革,确定了农业生产和储备粮管理“两大主业”,提出不断推动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做强做优的新路。改革了农业生产管理体制,创新了既有别于地方国营农场,又不同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人员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粮食产量、种植收益和职工收入。与科研院校等单位开展了院(校)企合作共建,建设了科技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网络信息系统,开展了有机大豆、高蛋白食品大豆等特色种植,试验和推广优良品种,种植的品种优良率达到了100%,实现了高产高效,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坚持“三个严格”要求,狠抓“两个确保”落实,全面推进“包仓制”,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驻库监管,绿色储粮率和低温、准低温储粮率均达到100%,确保了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

  通过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公司每年经济效益由不足2000万元逐步提升到1亿元以上,员工的收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北方公司被评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中国农业部列入大豆产业体系高产攻关示范区,并被纳入黑龙江省委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

  不忘初心绘蓝图开拓进取创佳绩

  仓储库区全景。

  近日,笔者在中储粮北方公司见到了公司现任执行董事、总经理戴传雄——随和、朴实,扎根北疆近40年的南方汉子。他向笔者介绍了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公司经过了铁道兵、总后勤部和中储粮三个发展阶段,继承、发扬、融合了不同时期的优良传统,三个时期形成的三大精神成为北方公司的企业精神。目前,公司员工主要以来自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军转官兵为主体。公司是全军保障性企业移交中,移交最早、最快,发展最好、最稳定的企业。公司各分场人均耕种土地800到1000亩,最好年景生产粮食超过3亿斤,人均产粮30万斤。”戴传雄说,“对于未来发展,公司全面推进落实‘二二三三’发展战略,第一个‘二’指的是公司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两个主业。公司在发展探索中曾经搞过服务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产业,实践证明这些产业只能作为公司发展的辅助产业,公司运营成败关键在于两大主业发展壮大。第二个‘二’指的是进行两个基地建设——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特色种植;建设绿色粮源基地,运用科技存储设施,保证粮源绿色安全。第一个‘三’,是指发挥三个作用,即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文化支撑作用和科技推动作用。第二个‘三’指的是完成三大任务。任务一是全力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任务二是落实两个确保,即确保储存的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关键时刻国家调得动、动得上,虽然粮食储备的利润只占总额的三分之一,但却是公司发展的底线和红线,也是公司的生命线中的生命线。任务三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中储粮北方公司提出的“二二三三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北方公司按照中储粮总公司打造中储粮“金字招牌”、打造中储粮“铁军队伍”愿景目标,积极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绿色粮源收储基地建设,加快向现代化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履行央企责任。

  晾晒场堆满金色大豆。

  中储粮北方公司建设了科技示范园区,建立科技成果展示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人才培训基地、农化产品生产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了现代农业信息系统,形成了辐射所属各农场的农业科研试验体系。开展了有机大豆、高蛋白食品大豆等特色种植。大力推进强筋小麦和高蛋白大豆种植,种植的品种优良率达到了100%,被国家有关部门认证为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同时,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几年来共投资近8000万元,购置大型拖拉机、收割机和设备20台,建烘干设施5套,新增地坪面积6.2万平方米;投资171万元引进9套全自动车载人工增雨火箭发射器。公司现有各种型号大马力拖拉机111台,配套整地机械268台套、播种机械92台套,收割机29台,场院机械154台,自走式喷药机15台,农机总动力2万千瓦,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储粮北方公司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员工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农业发展方向转变。

  中储粮北方公司充分利用辖区高纬度、高寒区、黑土地的独特自然资源禀赋,继续加强与农科院所和深加工企业的合作共建,通过引进优良品种,种植生产高蛋白、非转基因大豆和高强筋、优质有机春小麦,大力探索种植小杂粮、苜蓿草、矮高粱、向日葵等特色农产品,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安全、优质、绿色和差异化的产品,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实现由“种的好向卖得好、高产量向高效益、资源型向生态型”的三个转变,真正让企业创效、职工创收,建成具有高寒地区独特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在储备粮管理中,中储粮北方公司时刻牢记“两个确保”宗旨,认真开展“四查”,抓好“五个做实”,确保了粮安、人安、钱安。全面推进“包仓制”,开展精细化管理,强化驻库监管,确保了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加强储粮设施建设,自有仓容逐年扩大,中央事权粮食库存最高时达370余万吨。

  中储粮北方公司依托“嫩江中国大豆之乡”和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的区位优势,发挥国际负责任大豆和国内有机大豆、小麦的认证品牌影响,通过对当地农民开展农业科技引领和种植辐射带动的作用,加大与农户的联合,扩大区域优良品种的种植规模,掌控更多的优质粮源。同时,充分利用高寒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大力推广低温、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加强仓储智能化建设,大力推进仓房保温密闭和内环流集成技术应用,70%的仓房安装了内环流通风设施。力争两年内,完成剩余30%固定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改造,实现辖区智能化和科技储粮标准化全覆盖,实现绿色储粮的目标,在当地粮食行业中成为粮食管理的领头雁。

  围绕中心抓党建凝神聚气增合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中储粮北方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加强党的建设不放松,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深入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笔者在中储粮北方公司见到了公司党委书记张庆龙、身材魁梧嗓音浑厚的他说:“北方公司是家军转企业,干部职工来自全国146个县市区(旗),维护军转企业和员工的思想稳定,保证复转军人的待遇,是公司党委的重要工作之一。公司党委在沿用军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好的经验基础上,深入研究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从公司机关到基层单位都成立了党组织。公司设立了党群部门,并配齐了政工干部,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公司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并列入了基层单位和负责人业绩考核内容,有效解决了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软指标’的问题。公司制定了涉及党组织建设、纪检监察、企务公开、宣传文化等方面的规章制度40余个,使党建工作有章可循。落实党建工作经费预算要求,纳入年度财务预算,保证了有经费办事。扎实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三年来,公司投资90余万元,改造完善了党组织阵地,建立了党员活动室,达到了‘五有’标准,保证了有场所议事。作为军转企业,北方公司党委把军队的政治工作优势融入企业的党建工作之中,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从严治党、从严治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通过专题培训会、中心组学习会、“七一”纪念大会、巡回讲党课、专题辅导、专题研讨、知识测试、征文等形式,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结合工作实际和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做合格党员、做行业模范”活动,开展了“共产党员机组”、“党员先锋号”、党员责任田(仓、林)、红旗仓、党员示范仓等争创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

  加强党风廉洁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着力构建“思想防线、做人底线、守纪红线”三条生命线,狠杀吃喝、赌博、送礼三股歪风,严肃查处违规违纪人员,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坚持人才强企,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员工素质工程,着力打造中储粮铁军队伍。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宣贯中储粮核心理念,大力弘扬责任文化、感恩文化、团结文化、诚信文化,持续推进“发扬军队光荣传统、弘扬黑土地精神、做优秀中储粮人”军转企业文化。公司被评为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

  社会责任扛在肩忠诚报国为人民

  中储粮北方公司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解民困、化民忧,助民富,为驻地的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粮食收购中,服从国家宏观调控,严格执行粮食收储政策,充分发挥“一站式”服务中心作用,积极为售粮农民免费提供晒场、休息场所、饮用水等服务,竭尽全力为售粮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应用“一卡通”出入库系统,优化了入库、录入、检验、检斤、卸车、结算等流程,既保证了粮食收购质量和进度,又最大限度的缩短了粮农来库售粮等待时间,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自2008年启动政策性收购以来,累计收购临储粮436万吨,累计兑现收购资金125.9亿元、收购费用2.2亿元、露天搭建费用1.7亿元,为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粮食仓储贸易和物流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中储粮北方公司转制以来,为驻地纳税3.6亿元,平均每年纳税4000万元左右。其中:缴纳各种税金2.3亿元,平均每年缴纳1400万元左右;缴纳社保费用4.4亿元,平均每年缴纳2800万元左右。为地方培训农业技术人员800余人次,提供优良品种200余万斤,捐赠农业机械15台套,为驻地解决就业760多人;在春节期间连续17年向驻地嫩江县和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各捐赠面粉10万斤(1000余万元),为支援公益事业和困难农户捐款捐物1200余万元,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在负责总公司对口的黑龙江省拜泉县扶贫工作中,落实扶贫资金1600余万元,建设了两所中储粮希望小学和两所农民技术培训学校,修建道路50余公里、桥梁12座,机井1眼,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中储粮北方公司被命名为“中央企业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

  阳光沐浴黑土地,铁军队伍展英姿。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中储粮北方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扎实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绿色粮源收储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中储粮金字招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