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绥化“五谷杂粮”下江南:不负终始才能不忘初心
2017-11-06 12:11:09 来源:东北网  作者:陈显春 程扬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1月6日讯(记者 陈显春 程扬帆 编辑 王辉)绥化“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以来,各县(市、区)频传捷报,对接企业、学习考察、地推农产品、建设渠道等等,每项活动均掷地有声、石落水溅。

  一辆辆大篷车行驶在江南的路上,绥化“寒地黑土”品牌逐渐深入人心,已是不争的事实。

  北林区“五谷杂粮”下江南车队整装待发。

  海伦团队签署6000万元协议。

  可是,一切只是开始。政府如何搭好台,企业如何唱好戏,才能不负初心、不忘终始。

  东北网记者跟随海伦下江南团队所见所闻,感同身受。通过对接企业、考察学习、地推农产品、渠道建设等方式,锻炼走出去的企业,那么企业学到了什么?我们所谓种得好的标准,是否还有待提高?我们所追求的销得好,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是否已找到了营销理念上的差距。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剖析,当然,有更好的经验值得借鉴。

  秦皇岛市民点赞“寒地黑土”特产。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深圳市民品鉴海伦富硒大米。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海伦企业在深圳市深彤鑫集团观看完“以虫杀虫”的专题片后,海伦市富硒办主任郭长生对身边的海伦企业家们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的种得好的标准还太低,我们的有机种植,使用的是有机肥料、人工除草,各项化验指标达到了有机认证标准,但没有科技含量,没有新技术的应用。”不学不知道,学而致用,方为学到。这只是其一,是否还有很多前沿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我们不得而知呢。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交流,效果显而易见。不容忽略的事实是,绥化广袤的黑土地,大农业、大基地,优质水源、充足日照、寒地气候,即便有了这些优异的自然条件仍远远不够,新科技、新技术的引入和植入也很必要。

  再说营销。在考察完回驻地的车上,海伦一位企业家与记者交流销售中要量还是要品牌的问题。深圳市深彤鑫集团系广东省粮食龙头企业,年销售大米10万吨,一部分来自黑龙江、辽宁,一部分来自进口,除进口大米外,其他地区大米统一一个品牌销售,只在产品包装上注明了产地。

  绥棱团队在上海骑单车宣传。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推介会现场嘉宾疯狂扫码关注“寒地黑土”物产。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话题回到上述交流的问题。海伦这位企业家是否愿意给其他企业供货,从而放弃自己的品牌呢?他给出的答案是:量大可以供货,但也不愿放弃自己的品牌。这也没有错,只要你的品牌足够亮够响,渠道自然不缺。可是,现实却并非如此。海伦在这次活动中,10家企业带来了10个品牌甚至更多。那么问题来了,在地推中,不免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都说自家的好,那么哪个品牌更好呢。当然,通过消费者现场品尝,好与坏自有定论。但有一个不争的实事却是,价格不是优势,不是贵的就不好卖,便宜的就卖得多,对于发达地区的人来说,好吃就是硬道理,人家不差钱。这就涉及到品牌建设与营销关联性的问题。

  此前记者采访深圳市震华康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佩信时他说道:“海伦的农副产品品质很好,但企业单打独斗不行,想要宣传出去,就需要政府把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统一品牌,进行集中宣传,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对接中,多次听到黑龙江地区非常有名的大米地域品牌,这既是黑龙江人的骄傲,同时也让其他黑龙江地域盛产同样优质水稻的同仁们生羡。“海伦大米”、“绥化大米”、“庆安大米”、“绥棱大米”等等,在品牌建设的路上,任重而道远,打造一个统一的地域性品牌势在必行。

  绥化“五谷杂粮”下江南的初心,就是共同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大篷车已行驶在路上,绥化各县(市、区)65家企业推广团队已经在进行渠道建设、品牌推广。再长的路,也不如我们的脚长。追逐梦想的脚步,既然已经开始,岂会轻易停歇。只有坚定地走下去,才能一往无前。

  记者截稿前得到消息,海伦团队先遣人员已经赶到福建泉州准备对接该站活动,而海伦的企业仍留在首站深圳进行对接、找渠道。绥化“五谷杂粮”下江南这场大戏的主角们,已经进入角色,他们的精彩演出,才是叫响“寒地黑土”品牌名片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王辉

【专题】2018绥化市五谷杂粮下江南

【专题】绥化市五谷杂粮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