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增收路径多脱贫脚步实 聚焦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特色脱贫
2018-09-01 07:17:2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飞 董新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9月1日讯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人口25.2万人,有21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8.2%,有少数民族贫困户926户、人口1779人。

  如何深挖潜能和民族特色资源优势,为贫困人群找到稳定增收的脱贫渠道?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依托优势资源和民族特色,探索并稳定形成种植业、养殖业、企业分红、就业务工等四条增收路径,撑起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千斤重担。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该县发挥养殖业优势,促贫困户增收。记者在连环湖镇南岗村采访看到,该村实施的两个“奶牛入托”扶贫项目,收益期都是5年。南岗村党支部书记许敬东告诉记者,在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支持下,加上自筹资金,购买了53头奶牛“入托”天福牧业有限公司,每年每户贫困户享受分红2800元,去年贫困户一次性拿到半年收益7万余元。大庆炼化公司出资购买15头奶牛,“入托”到村里的惠源牧业养殖场,每年贫困户享受分红3.75万元。

  南岗村只是“奶牛入托”的一个缩影,养殖业促增收如今已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遍地开花。为此他们投入扶贫资金1000万元,在敖林西伯乡好尔陶村建设万头羊养殖基地,预计可带动18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为乌力吉图牧场借贷财政贴息贷款369万元,带动30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元。投入补贴资金的九河养生蛋合作社,带动139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400元。腰新乡、克尔台乡268户因养猪预计户均增收1000元。

  依托资源优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靠种植业促增收。林肇路50公里处一片杨树林深处,“秘藏”着敖林西伯乡四家子村林下中草药种植基地。村委会主任周福顺告诉记者,基地占地500亩,种有柴胡、防风、黄芪、黄芩等药材,全村种药3000亩,可带动55户贫困户增收。“县里给贫困户60%的种子补贴款,还发放每年每亩60元的机耕费补助和每年每亩20元的承包费补贴。”敖林西伯乡副乡长王强说。据悉,该县投入资金786万元,与亳州一家企业签订中草药发展暨产业扶贫项目协议,预计可带动279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他拉哈镇好利宝村贫困户陈维荣今年在自家小园里种了3亩谷子,长势喜人。他说,看样子今年年成不错,这三亩地能增收4000元左右。据悉,好利宝村发展庭院经济,种植绿色谷子1600亩,带动9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563元。在种植业上,依托腰新乡高升玉米专业合作社,带动了5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800元。这个县借鉴“网上菜园”模式,打造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1500亩,带动166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元。

  就业务工促增收,也成为该县的有效路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牵线,与当地企业对接,贫困人群成为“工薪一族”。

  伊品、九阳等当地企业在大项目施工阶段吸纳5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明年还将创造就业岗位近2000个。日前,嘎日迪旅游景区已开门纳客,该项目规划期间转让林地和租赁耕地,为南岗村1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多元。项目施工阶段优先安排贫困户打工,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据统计,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发展民族旅游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262户户均增收6700元。此外,全县各乡镇优先安排适合贫困户就业的岗位315人次,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

  企业分红兜底,贫困户增收有保障。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扶贫办副主任李世彪介绍,这项兜底产业措施主要针对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低收入贫困群体。政府组织2946户贫困户成立富民生猪养殖合作社,通过“企贷企还”模式,放大向谷实农牧集团注入的风险保证金,谷实集团获得贷款4500万元,再通过企业效益分红扶持贫困户。2017年,谷实集团生猪养殖项目为这些贫困户发放分红278万元,户均增收944元;今年预计为贫困户分红300万元,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

  据了解,大庆炼化公司、省民委、省公安厅、省旅游委、哈师大、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6家中省级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450万元,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4个村实施“奶牛入托”、生猪养殖、家禽孵化等扶贫项目,带动454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200元。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