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波澜壮阔黑土地 欣欣向荣40年】40年,龙江人餐桌之变
2018-12-18 07:05:5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晓萌 张凝玮 冯平 傅力 邱成 苏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1986年,铁力市民端着热气腾腾的菜肴。

  1985年,华梅“赛克”面包入炉。

  2018年11月,西餐受到广大市民青睐。

  2018年,双鸭山市集贤县花园社区张凝玮三代同堂举办家宴。

  黑龙江日报12月18日讯 民以食为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解决温饱是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黑龙江人对“吃”的追求也在不断改变。

  改革开放之初,物资供应紧张,米面油都要凭票凭证供应,吃肉被称为“打牙祭”。在哈尔滨的街道上,粮店是个热闹场所,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从粮店拿回的粮食中,粗粮占多数,细粮为少数。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省经济的繁荣,黑龙江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老百姓的菜篮子开始丰富起来,人们肚子里的“油水”越来越足。哈尔滨的街头一家家水果店、副食品店生意红火,下馆子也开始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

  如今,大鱼大肉已经不再是人们的追求,“吃好”才是人们关心的。龙江人的餐桌上,绿色有机、营养健康、食疗养生的食品越来越流行。哈尔滨的超市里,标注着绿色有机的果蔬价格要比普通产品高出很多,但仍阻挡不了人们购买的热情。

  不同的年代,黑龙江人的餐桌有着不同的记忆。从吃不饱到能吃饱,从填饱肚子到吃出花样,从讲究营养到吃出文化……

  餐桌上的变化,也记录着龙江大地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