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最美林草故事】 生命不息 造林不止
2019-09-01 16:37: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刘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编者按——

  壮丽七十年,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奋斗新时代,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龙江发展征程中,涌现出了许多长期坚守在生态保护与修复第一线、无私奉献、事迹感人的无名英雄,为构筑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充分展示林草人美在奋斗、美在敬业、美在奉献的风采,激发公众关注和参与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热情,东北网与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共同推出“最美林草故事”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寻找、聆听和感悟这些守护绿色梦想的感人故事,一起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和发展方式,一起为龙江生态强省建设助力加油!

  本期人物 乌马河森林经营所职工张英善

  “我呀,这辈子和树苗、树木结缘了,年轻时就像一颗种子,执拗地在山间生根发芽,壮年就像一棵红松茁壮生长;到了老年我就叶落归根化身泥土,守着望着我须臾难离的大山。”说出这肺腑之言的是林业模范、生态英雄、退休老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乌马河森林经营所退休职工张英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暑期到乌马河森林经营所社会实践。

  今年,老人已经63岁了,依然生活在大山之中,在大山中劳作。从年轻小伙,到如今的老态龙钟;从青丝满头,到如今的白发如霜;从腰板挺直,到如今的弯腰驼背,这大半生,老人已经把全部的岁月、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投到植树造林、绿染群山之中。生命不息,造林不止,这是他矢志不渝投身生态建设的真实写照,更是他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铮铮誓言,山林铭记、大山作证,山山岭岭留下他的坚实足迹和不朽传奇。

  1975年,张英善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成为乌马河所的一名林业工人,他在林业战线一干就是35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因“大帮哄”和“大锅饭”,常常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造成成活率普遍较低。大多是“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

  这样的局面,张英善看不惯、忍不了,他内心不服:“我父亲是林业工人,我21岁也进了林子,栽不活树,算什么林业工人,我不甘心!”

张英善挖土刨穴种树。

  1980年,张英善承包了4公顷林地。还没到造林季节,他就开始上山刨穴,进行试造。到了4月份造林的时候,他和妻子天亮前就起床,背着上百斤重的树苗走七八里的山路到深山中栽树,一干就是一整天,从来都是天黑才往回走。

  “刚开始栽树时,妻子经常抱怨我:钱没挣几个,却累得要死,但我认准的事,但我一个人也要干。可妻子还是心疼我,还是和我一起干,再也没有抱怨过。”张英善笑着说。

  自此,每次栽树时,两口子凌晨3点就起床,张英善背着60余公斤的树苗,妻子背着40余公斤重的树苗,走七八里路到山上栽树。弯腰时间长了,腰疼得受不了,就跪着干,一直干到天黑看不见为止。

  看两口子起早贪黑地干,个别人开始说闲话:“这两口子傻透腔了,要不是为了出风头,还不是想弄个一官半职的,要不能撅屁股干?”

  “那个年代,我栽活一棵树,公家只给我一厘钱,我两口子一天干14个小时,也就挣3块多钱。我们起早贪黑地干,不图钱也不图官,多栽树栽好树,那时林业工人的本分。”张英善激动地说。

  1984年,张英善响应国家号召,开办了全局第一个家庭经营性林场。他承包了300公顷造林地,每年造林30公顷,10年造完。造林时,他们整天都在山中,饿了就对付一口,吃凉馒头、喝空山水那是常事。正是靠着这种韧劲,到1994年末,300公顷造林地经上级验收全部合格,一次性归公。到2006年,张英善经营承包林地的面积已达310公顷,成活率达97%以上。

干起活来,张英善两口子午饭只是馒头。

  张英善说,他造林成活率高的秘诀有三:一是“顶浆造林”,为此,他在每年的4月20日左右,就开始上山造林了,比别人要提前10天左右;二是要精心挑选树苗;三是栽树时别窝根、扶正及踩实。

  眼下,张英善栽下的近100万株树,平均胸径已达12厘米,现在是一片片、一茬茬蔚为壮观!阵阵松涛声听着醉人。有人曾粗略算过,这些树保守估计,可为国家创造效益3000多万元。

  2006年,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乌马河经营所拉开序幕,张英善承包了10公顷林地。当年,在这片林地内,他栽下松树1万株。2007年,在这片林地内,他又栽下松树4000株。如今,这些树长势良好。

  一腔赤诚,山林可证!党和人民也给了他极高的荣誉:1984年,他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1986年,他再次当选省级劳动模范,同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的感人事迹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姜孟之所知晓,专门撰写了《一双手》,被选入中学、小学课本,并被译为英、法文介绍到国外。

张英善查看树木生长情况。

  几十年的不懈奋斗,一辈子的执着追求,一年又一年的植树造林,累弯了腰,弄糙了手。张英善和家人虽然造林近400公顷,但全家却一直靠承包性工资维持日常生活,对于丰厚的物质生活,他没有过多的奢求,年轻时就立下的“绿满群山”的目标已经实现,这才是他最大的财富。

张英善了解木耳长势。

  “栽树时充实,看树时开心,在林子中生活幸福,这辈子和山林须臾难离了,只要我还能劳动我就栽树护林,与苗木山林为伍的日子,是我最美好的记忆!”诉说时张英善一脸的幸福。(记者刘嘉)

 

责任编辑:强锐

【专题】榜样的力量 龙江最美林草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