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引来好项目,不再“老大难”!——“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
2020-08-22 14:52: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亮 霍枭涵 王明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22日讯(记者 王亮 霍枭涵 王明菲)同江市街津口乡卫明村73岁的徐延曾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因患脑出血、家里无土地等原因,成为了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在扶贫工作队和当地政府的有效帮扶下,最终于两年前脱贫。

街津口乡卫明村。

  村民贫困的成因很多,其中,老无所依、因病致贫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老大难”问题。如何保证像徐大爷这样的贫困户尽快摆脱困境,并且在脱贫后不返贫,卫明村的扶贫干部想尽了办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近日,东北网“足迹”记者一行来到卫明村探访。

  该村位于乡镇府所在地。几年来,通过提早谋划,精心布局,依靠乡村产业带动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贫困群体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00多万,已连续2年为村里338户738人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仅这一项,就为全体村民每年减少近20万的医疗保障支出。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强扶贫造血功能,为村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同江市农业农村局驻卫明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李冬告诉记者。

  在卫明村22户的贫困户中,徐延的情况比较具有代表性。他与老伴朱桂珍在40平米的房屋居住。针对缺土地的问题,2019年工作队为他家购买了鸡雏120只,引导发展养猪6头,助其当年增收15000元。工作队还经过协调,给朱桂珍提供了乡街道保洁员的岗位,月工资收入1400元。现在,徐延也成为了卫生监督员,一年能领到近3000多元。一年下来,仅工资性收入,老两口就拿到了16800元。

  李冬表示,除了带动卫明村村民发展养殖业增收,他们还在果蔬种植、光伏产业、鱼产品加工厂等项目为村民开辟财路。其中,光伏产业是由3个村共建,每年能产生14万元的经济效益,贫困户从中享受收益。同时,部分贫困村民还获得农商银行贷款,与同江市新远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对接,参与“企业+贫困户”带动增收政策,货款到期后,本金由该企业偿还,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全村受益贫困户每年每户可带动增收2250元。

  借助扎实的脱贫政策和辛苦劳动,卫明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卓有成效,贫困户陆续过上了好日子。久病的老人脸上绽开笑颜,无地可种的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对未来充满希望。

  下一步,如何再接再厉,把扶贫产业继续做实做大,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之后不会再因意外情况返贫,工作队仍在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姜继周

【专题】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