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搜 索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私人定制”,助“特困户”精准脱贫——“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
2020-09-06 20:44:59 来源:东北网  作者:郑通 迟亦达 刘星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9月6日讯(记者 郑通 迟亦达 刘星驰)在哈市木兰县木兰镇,大大小小的烧烤店、麻辣烫、鲜菜店,只要一提“鹌鹑司令”教永江,几乎无人不知,大家都喜欢来一份他家的“扶贫蛋”尝尝。

  近日,记者走进木兰县吉星乡红丰村郐家屯,探访这小小鹌鹑蛋背后的脱贫故事。

  教永江先天腿部残疾,妻子和女儿都是侏儒症患者。一家人收入低,日子过得紧巴巴。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并没有丧失信心。教永江头脑灵活,懂技术,会经营,前几年还曾组建工程队外出做过建筑工程。他总琢磨着自己干点事业来摆脱困境,却苦于没好项目、没有资金而一筹莫展。

教永江养殖的鹌鹑。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教永江养殖的鹌鹑。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2017年6月的一天,帮扶责任人、县委党校教师刘艳艳来到了教永江家。经多次协商研究,结合市场需求,刘艳艳为他“私人定制”了一个特别适合他与妻子身体状况的脱贫项目--鹌鹑养殖。

教永江的帮扶人、县委党校教师刘艳艳为客户直播介绍鹌鹑蛋。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说干就干,教永江多方筹措资金8万多元,帮扶人帮助协调无息贷款3万元,建起了一个鸟舍进行鹌鹑养殖。六月份筹备,七月份一万只鹌鹑就入舍了。经过一个多月精心饲养,鹌鹑开始产蛋。由于他家的鹌鹑只喂豆粕、玉米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鹌鹑蛋个大,蛋皮厚,蛋黄色泽饱满,受到批发商的青睐,一度供不应求,成为当地餐饮企业的抢手货。每天170多斤的产蛋量近200元的纯收入,让夫妻俩看到了希望,笑容又重新回到了这对残疾夫妇的脸上。

教永江在收鹌鹑蛋。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每天一到下午2点以后,他家的小院就热闹起来,同村的兄弟姐妹、左邻右舍都来帮助这对残疾夫妻捡鹌鹑蛋、清理粪便。

给鹌鹑蛋称重。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现在养的已经是第三茬了,不光卖蛋能挣钱,鹌鹑也能卖两块五一只呢!”教永江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帮扶人刘艳艳也积极帮助他联系销路。“看这鹌鹑,个儿大肉多,不错吧!?”此时在院子里的一角,刘艳艳正用手机录制小视频发给客户。

  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已成功脱贫的教永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现在我掌握了鹌鹑养殖技术,无论是残疾人、贫困户,只要想自主创业搞养殖,学技术就尽管来找我,免费教,还供吃住,直到学会为止!”教永江真诚地说。

责任编辑:王傲

【专题】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