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刘永坦:打造雷达铁军 筑牢万里海疆
2021-09-29 09:13:1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赵一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刘永坦院士。图片由哈工大提供

  黑龙江日报9月29日讯 “爸爸,日本鬼子总来轰炸,我们为啥不开飞机打他们呀?”

  爸爸长叹:“唉,我们打不过人家啊!”

  父亲的话一直铭刻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

  在将近40年的岁月里,他每一次漫步祖国的万里海疆时,心中澎湃怎样的报国热情,或许没有人能够知晓,但是,他大半生执着探索中国新体制雷达之路的坚实足迹,已彰显出一名共产党人、一个知识分子的如磐初心和使命坚守。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

  “我是喝着松花江水长大的”

  上世纪50年代,800多名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哈工大工作、求学。这些来自各省的优秀青年教师及首届研究生、本科生经出国培训回来任教的人员,构成了哈工大第一代师资主体,后人称之为“八百壮士”。而这支队伍中就有刘永坦。

  采访中,刘永坦院士说:“1953年考入哈工大,在这里度过了60多年。我是喝着松花江水长大的,龙江人民哺育了我,哈工大使我有机会实现富国图强的朴素愿望,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一生致力于我国雷达事业的发展,我毫无疑问是龙江人。”

  刘永坦至今还记得,高考前要报考哪所大学时,他在江苏《新华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哈工大——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心里想:“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多么美妙而吸引人的名字!

  当一名红色工程师,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一颗勃勃雄心被点燃,于是,刘永坦在“志愿栏”里重重地写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从此把他的一生献给了哈工大。

  1958年,刘永坦被派往清华大学进修,之后回到哈工大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从那时起,他便与“雷达”结下了不解之缘。

  “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新体制雷达,中国也决不能落下”

  1978年,在哈工大组建无线电工程系后,又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的刘永坦作为国家外派留学生,到英国深造。“我是一名中国人,我的成功与否代表着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踏出国门的一刻,他发誓要有一番作为归来。

  在导师英国雷达技术知名专家谢尔曼的指导下,刘永坦参与了一项民用海态遥感信号处理机的研制项目,并独自完成了其中的信号处理机工程系统。正是这次科研,为刘永坦探索雷达技术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雷达虽然有“千里眼”之称,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雷达能看多远,国防安全就可以保多远。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新体制雷达,中国也决不能落下,这就是我要做的事。”1981年秋,毅然回国的刘永坦带回了一个宏愿——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

  如果说,雷达是“战争的眼睛”,那么新体制雷达则是练就了“火眼金睛”的“千里眼”。

  一次汇报会上,刘永坦提出,我国是一个海岸线很长的国家,但对海面进行监控的却是旧式雷达,监控范围有限。应该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由哈工大来完成创建新体制雷达的任务,而他愿意承担这项重任!

  大家看到了这位海外归来的学子的一颗拳拳之心,一份崇高的家国情怀,一种对国防事业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刘永坦后来回忆:“当时,国内技术一片空白,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没有退路可言,唯有咬住牙向前走。”

  刻骨铭心的日子,团队所有成员都流泪了

  经过几年的奋斗,新研制的雷达进入调试阶段。当时,项目资金紧张,凡是能自己动手做的,绝不出去买。调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各个环节都要一一对接,几十万行的大型控制程序,任何一个微小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行。刘永坦率领他的团队每天都在奋战,从系统的每一个程序开始检查,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一遍遍地磨合,上千次地实验,上千次地修改。

  从头年的夏天,一直拼到第二年的春天,刘永坦带领他的团队足足拼了9个月。1990年4月3日,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上午10点,浩瀚的海面上浓雾还没有散去,新体制雷达技术终于使目标出现在屏幕上!

  团队所有的成员都流泪了……

  陈芳允院士亲自去威海雷达站进行考察,对新体制雷达的实验成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这是我们中国第一台真正自主研发、有知识产权的创新雷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跑遍了我国所有的海岸线,用微波雷达是不可能发现远处海上舰船目标的,而这是第一次用新体制雷达看到了远处的目标!”

  不久,国防科工委专家对该项科研成果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评审专家、领导一致认为:新体制雷达的研制成功,尚属国内首次,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且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必将提高我国的海防能力,对保卫我国海洋专属区的利益、国民经济的发展、海防的建设,都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专家称刘永坦带领的团队是顽强拼搏、能打硬仗的团队,刘永坦“是位难得的帅才”。

  “搞科研就是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

  科研项目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刘永坦没有躺在荣耀的光环里享受人生,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攻关之路。

  他认为,新体制雷达虽然在威海站实验成功,但只是一个小实验站,还不足以为国家服务。如果不转化成有用的工程,只停留在科学实验的成果上,就像一把没有开刃的宝剑。他告诫团队成员:“新体制雷达项目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它对国家、学校和专业都意义重大,我们压力再大,也要坚持下去。”

  随后的十余年里,他带领团队进行了更为艰辛的磨炼。

  从那个阴冷的冬天开始,在刚刚竣工的南方某地海边雷达站基地,刘永坦带领他的团队,从实验场转战到实际应用场,又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由于国际上没有完备的理论,很多技术难点亟待填补,新体制雷达的“落地之旅”格外艰难。团队不仅承受着项目受挫的打击,而且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由于项目时间拖得太长,补助费用光,住宿也是个难题。刘永坦带领大家在实验场附近找到废弃度假村里的一座三层小楼,年久失修,常常是外面下大雨,屋里流小溪。屋外到处是半人深的茅草。刘永坦鼓励大家:“搞科研就是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要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最可怕的还有台风。团队成员们回忆,一次台风来了,刚一打开屋门,风一下子席卷而来,人只好拼命抓住窗棱,才没有被台风刮跑。台风过后,屋里一片狼藉,团队成员都成了泥人,雷达设备却安然无恙。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奋斗那么多年,团队成员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计较个人得失。大家都团结一致,一心扑到创建雷达的工作上。”刘永坦动情地说起他的团队,却一句不提自己。

  可大家知道,他们的刘老师比任何人都难——这位两院院士、哈工大研究生院院长,在艰苦的环境下和大家同甘共苦,同吃一锅饭、同遭蚊子咬、同抗台风袭击……而他自己还背负着各种压力:妻子一个人支撑一个家;雷达工程在初样转正样中失败;无法按合同期限向合作方交接;重新购置设备,借了800万元……

  就在这样的重重压力下,团队成员克服种种苦难,努力奋战,终于在2011年成功研制出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2015年,这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它不仅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雷达发展的诸多瓶颈,更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

  他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到底是什么?

  40年执着坚守带出一支“雷达铁军”,三次登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

  刘永坦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到底是什么?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哈工大原党委副书记李绍滨教授说,郑板桥的这首诗,正是刘永坦院士最好的人生写照。

  哈工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这样评价刘永坦:围绕一个方向,聚焦一个领域,一干就是40年!不以困难为断点、不以成就为终点,这种科研精神对后辈来说是激励,更是导向!

  刘永坦说,科学发展到今天,像雷达这种重大的工程项目,绝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所能完成的,如果没有团队的力量和多方的支持,是不可能完成的。

  2020年8月3日,刘永坦院士和爱人冯秉瑞教授,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从二人名字中各取一字,设立“永瑞基金”,用于哈工大电子与信息学科人才培养。

  弟子们说,导师就像一团火,点燃了他们不负韶华的报国之心;导师用他纯净而崇高的心灵,唤醒了学子们心中的梦。“刘老师热爱祖国的精神品格、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水平的专业素养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将个人的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当中,做一个真正大写之人。”

  ——信仰、信念、目标,构筑了刘永坦的精神世界。

责任编辑:张广义

【专题】爱国心 强国梦 时代楷模刘永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