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由“过腹增值”到“落地生根” 东宁对俄加工商机勃勃
2005-04-16 06:00:2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增伟 姜利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4月16日电 东宁县把口岸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过腹贸易”转化为加工贸易,呈现勃勃“商机”。今年一季度,实现进出口总值21092万美元,同比增长38.3%,其中加工贸易额359万美元,同比增长142.5%。

  东宁县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多年来,口岸充当了中俄贸易的“二传手”,得到的仅仅是“过腹增值”。近两年来,他们抓住对俄经贸战略升级的有利契机,实施“落地生根”工程,着力构建以轻工产品、木材加工、食品保健品、农产品加工、海产品加工、冶炼、矿产开发为主导的外向型工业体系,使这里成为国际产品进出口贸易、深加工和投资的最前沿。目前,已有110多家国内外名优企业落户东宁县。来自哈尔滨市的宁城渔业公司投资4500万元在东宁县建成我省首家俄罗斯天然海产品加工厂,日加工鳕鱼10吨,产品已通过欧盟认证,全部出口美国和西欧等国。

  发挥口岸优势,按照出口加工占领俄市场、进口加工占有俄资源的发展思路,东宁县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进联合,内外互动,全力发展对俄进出口加工业。

  自2002年起,东宁人开始在俄罗斯投资建厂,截至2004年末,已在境外投资建厂30家,总投资额达1765万美元,去年向东宁上缴税金5000万元。

  按照“一区两国、封闭运行,境内关外、自由贸易”模式运作,集贸易、加工于一体的中俄东—波互市贸易区建设,已投资3.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对俄商贸中心中的6000多间商铺已预售出70%。互贸区俄方一侧也已正式动工,正在伐树和平整场地。全面建成运营后,预计年交易额达120亿元,加工区总产值达150亿元以上,真正实现“把企业建到边境线,把商品卖到俄罗斯”,成为中国商品销往俄罗斯市场的集散地。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