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9日电 14日6时40分,佳木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接到桦川县水务局紧急通报:松花江桦川段水位一夜间猛涨1.6米,江水蔓上两岸耕地,三个村屯被淹,10多名村民被困江中岛上。由于大量冰排从上游倾泻而下,船只营救无法进行,被困江中岛的村民随时有被江水吞没的危险。
凌汛突至
松花江流经桦川县和汤原县交界处,有一处网滩,断续数十公里,横亘在松花江中心,将江水一分为二。汤原县振兴乡和桦川县悦来镇的部分村民在滩地上打鱼放牧,春种秋收,到冬天的时候在撤回自己的村里生活。随着气温升高和江面开化,村民们又回到滩地继续往日的生活,开始在这里为春耕准备。2005年4月14日,一向温柔娴静的松花江,打碎了他们的梦。
由于气温升高,松花江江面大面积开裂,松花江佳木斯段全面开江,一年一次的跑冰排开始了。由于气温极不稳定,并于4月12日骤降,导致桦川县新城镇以下江面冰排冻结,形成淤阻,进而造成上游水位迅速上升,本来连结成片的滩地在大水中一夜之间成为一个个孤岛,滩地居民被迫往地势相对较高处集中。
4月14日5时零7分,桦川县公安局110报警中心接到悦来镇汶澄村一名被困群众报警说,松花江冰排横流、水位上涨,悦来镇汶澄村、悦江村及创业乡十几名农民被困在江心岛中,现在小岛四周全是流动的冰排,水位还在上涨,水中的冰排使救援船只无法进入。
银鹰出击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佳木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向佳木斯航空护林站提出飞机支援请求。为了从江水中解救10多个农民兄弟的生命,航空站向上级部门请示,得到批准后,一个由龙垦通用航空公司指挥飞机航行,哈飞集团飞龙通用航空公司提供直升飞机的临时救援小组成立。与此同时,佳木斯市消防支队4名救援队员赶赴龙垦航空机场。
9时30分,救援小组到达5公里以外的农垦总局龙垦航空有限公司机场。同时,参谋长曹宏命令桦川县消防大队官兵组成紧急救援预备队,准备足够的水上救援器材,着救生衣在松花江南岸集结,以备一旦出现险情立即下水开展增援。
9时52分,一切准备就绪,一架白色直升机轰鸣着离开跑道,飞向营救地点。
空中营救
经过近半小时飞行,在距地面100米的机舱内向下俯视,能够清晰看到污浊的冰排密集堆积在江面,船只根本无法航行,个别地方形成了冰坝。突然下面有浓烟升腾起来,被困在江心岛的一处耕地上的10余名村民和上百只牛羊出现在视线中,同时也看到江水不断吞没岛上的土地,村民和他们的牛羊被水逼得不断聚拢。
10时31分,飞机盘旋2次后降落江心岛。
10时40分,第一批被救人员——11名悦来镇汶澄村村民被安全送至北江堤。
10时50分,当搜寻遇险群众的直升机盘旋至埋汰滩上空时,发现滩上两个村民正挥舞手臂求救。可这个小滩现在已快要被水淹没,直升飞机无法降落。情况紧急,参谋长曹宏和副科长王洪成果断决定利用飞机软梯和安全绳搭救被困人员。
11时,飞机缓缓下降,在距离地面30米的半空中悬停。将软梯垂放在空中后,五六级的大风和螺旋桨的风夹杂在一起,软梯被刮得剧烈抖动,无法垂放到地面。时间在分分秒秒地过去,群众的安危就是命令,特勤中队班长武刚在取得参谋长的同意之后,立即顺梯子下到滩上,解下自己的安全绳和安全带,系到村民于永和的腰上,帮其登上飞机,而此时,于永和的妻子手脚已经冻僵,根本没办法攀登软梯,于是,武刚将软梯放在自己和于永和的妻子之间,用安全绳把自己和她牢固地绑在一起,而自己则牢牢抓住软梯,之后用悬吊的方式,将其送往陆地……
11时10分,于永和夫妇被安全送抵北岸。
11时27分,当救援小组发现另一无名小岛有4人被困后,立即降落该岛。但被困四名村民无论如何不肯离开小岛。于是,在请示当地县政府领导后,曹宏参谋长下令,做好强行登机准备。在曹宏参谋长的说服下,十几分钟后,4名村民同意离开小岛,同时告诉救援人员还有一人独自驾船离开后,不知去向。于是,在四人登上飞机之后,继续搜寻驾船离开的村民,最后在一个被冰围困的铁皮房旁边找到了站在水中的村民。小岛仅剩立足之地,直升飞机根本无法降落,而水还在不停地上涨,风力也不断加大,两名特勤战士系好安全绳和安全带,终于下到岛上,当时水已没膝。被困群众已冻得浑身发抖,不能爬梯子。参谋长曹宏马上下达作战指令:用两名战士的安全绳和安全带将群众绑在软梯上,先将群众救出,再回来接两名战士,于是,两名特勤战士在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的情况下,站在冰冷的水中,等待着直升机的“救援”……
12时06分,飞机在返程加油途中,接到汤原县委书记刘多兵的求助电话,现被围困江堤振兴乡的15个村民正在等待救援。
14时24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飞行绕江巡视,消防官兵终于发现了桦川县松花江北岸汤原县振兴乡古城村泡子沿上的5个难民……为节省时间,曹宏参谋长与机组人员商讨,决定强制降落,寻找其他被困人员。飞机选好降落点,两名特勤队员,将自己的安全带解下系在两名年长的村民腰上,趟着冰水,顺着自救绳引导5名村民爬上直升机,快速驶离即将吞没的小岛。在5名村民的引导下,在江心处被冰排困住的一条小渔船上,父子两人正焦急地等待救援。15时24分,最后一名村民李永贵上岸,被困江水中的33名村民全部被成功解救。此次空中大营救历时5小时零5分,直升机共起降18架次,参与营救人员上百人。
劫后余生
当特勤队员下到被困小船上将父子俩救上飞机时,儿子已泣不成声,抓住消防官兵的手久久不愿松开,父亲跪在机舱里不住的磕头,口中念着“感谢共产党,还是共产党好啊!”。
“谢谢你们”,当60多岁的于永和夫妻抱头痛哭之后,他们用最坦诚的话向消防官兵表达谢意。刘万国,在获救之后居然端端正正跪于消防官兵面前,要用最传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谢意。提起获救的经历,刘万国还心有余悸,“在我绝望时,我看到了飞机,风太大了,梯子怎么也降不下来,没有梯子怎么办?多亏那两个小伙子,他们从那么高的飞机上下来,把自己的安全绳和安全带都给了我,又让我先走,他们就站在水里啊,那水凉呀,那俩孩子那么年轻,要是冻出个病来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