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3日电 教室的窗玻璃上一道道放射状的裂纹,将10日那场灾难永远定格———那可能是正在上课的孩子们哭喊着挥动小拳头,试图砸开一条生路的努力印迹。昨天下午,当记者来到洪灾过后的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小学时,有关部门公布的学生死亡人数已经由两天前的27人攀升至88人。
“我们这里离学校近,当时听见里面的孩子哭喊成一片,就是在教室里出不来,别提多惨了!”一位小商店的店主红着眼圈告诉记者。他当时避难的楼顶离学校其实还隔着一座桥和几排民房,但孩子们的求救声依然清晰可闻。
学校外面的街道上,清淤和搜救等工作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已搭建起的蓝色救灾帐篷为无家可归的灾民提供了临时居所;镇里的医院忙着发放药品;红色的消防车从其他城镇带来洁净的淡水,供灾民使用。
在一片忙碌的恢复家园的行动中,一位已经哭得嗓子说不出话来的母亲,攥着刚从镇医院里领的两盒润喉片,悄悄地再次来到沙兰镇中心小学。
“你看这泥水的印子,都到门框顶那么高了。”她拼命挤出沙哑的声音向记者讲述那天的经过。在这个地处低陷处的校园里,快速上涨的洪水吞噬了她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王莉和其他更多的小学生的生命。现今洪水已经退去,留下空空的校园、破损的门窗和散落的书本纸张等杂物。一个粉红色的玩具球,孤零零放在空荡荡的教室中央;一操场堆积的淤泥,依然深得直没到人的小腿肚。
两辆载有花篮的小面包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们是宁安市殡仪馆派来专门守候在沙兰镇上、等待运送新发现的遇难者遗体的车辆。开车的司机师傅称,12日白天,宁安市殡仪馆只新增加了一具遇难者遗体,是一名小女孩。
关于此次洪灾的死亡数字,有关部门在三天内的通报多次发生较大变化。第一天,是学生死亡27名、失踪2名,村民死亡2名、失踪2名;而截至12日晚7点半,死亡人数已增加到92人,其中学生88名,村民4名。至于失踪人数,救援抢险指挥部称尚无法统计。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称,自10日灾难发生后,事故现场并没有新的灾难发生,为何死亡数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宁安洪灾新闻发言人、牡丹江市委秘书长王同堂解释说,政府通报的数字是按照殡仪馆登记的遗体数量为准,由于部分学生遗体当日被家长带回家,没有及时登记上报,随后在政府排查中被送到殡仪馆,因此死亡数字几天来上升的幅度较大。
至于社会各界关心的失踪人数问题,王同堂说,因为许多村民在事故发生后有的投亲靠友,无法联络,有些家庭是家长、孩子都不在,是否应视为失踪人群,目前还无法确定。
在一份由沙兰镇遇难学生的家长自行统计的死亡名单上,共提供了98个学生的具体名字。
在宁安市殡仪馆,由于冷冻尸体的冰柜数量不够,有些柜子只得一格并排存放着两个孩子遗体。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殡仪馆已紧急从哈尔滨调运了一批冰柜。至于这里存放的死者名单,殡仪馆方面拒绝向媒体提供。
黑龙江救援抢险指挥部称,死亡人数还可能增加。
-现场亲历
两米多高的水突然淹没了我
“水从门缝下钻出,一下蹿高,忽地淹没了我们。”昨天,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小学2年级学生霍玉蕾回忆惊险一刻。
-霍玉蕾的语文课
“学校被淹了,同学被淹了,我差点呛死呀。”霍玉蕾轻声说。10日下午,她所在的小学因暴雨洪水和泥石流被淹。“当时,我们正在上语文课,大家挺开心的,”霍玉蕾说,“可是,突然水就把玻璃震破了,淹了进来。不一会儿,我们都在水面下了。”
当时,霍玉蕾的爸爸老霍正在种田,看到学校情形不对,跑到学校教室一看,女儿淹水里了,老霍马上跳上窗户,伸手拉住女儿的衣服往外扯。老霍力气大,运气也好,一下子把女儿从水里拉了出来,送往医院。
“水是从门缝里悄悄进来的,后来一下子涨到2米多高,差不多到教室的屋檐了。”3年级的朱佳民说。
-沙兰镇是个盆地
从宁安市中心往沙兰镇赶,距离大约是40公里左右,一路上地形从高到低,越接近镇中心,越觉得沙兰镇像个蓄水的盆子。难怪当地媒体把此次受灾定性为:自然性灾害。事实上,沙兰镇是个浅山区,丘陵地形,一下雨,容易被水淹。
关于沙兰镇中心小学,家长的说法是,这些年一直在翻新,改善校舍,但是如果能根据沙兰镇的地形,做出调整,让学生能在高一点的地方上课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