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7月22日电题入夏以来,我国南北方的一些江河流域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汛情预兆,部分流域已经形成灾害。在黑龙江省,松花江和嫩江两大流域的水位均超过了发生特大洪灾的1998年同期,防汛形势非常严峻。值得注意的是,防汛工作务必做到统筹兼顾,除了大江大河之外,更要密切关注那些中小流域,防止中小流域兴风作浪。
2003年夏,黑龙江省境内的松花江和嫩江平稳地度过了危险期、两大流域安然无恙的时候,传统农业地区绥化市却发生了严重的内涝。农区内纵横交织的中小河流相继泛滥成灾,大片即将成熟的农田被毁,数以千百计的民房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人民币,农区经济因此受到致命打击。今年6月,黑龙江省宁安县发生小流域洪灾,造成100多名小学生死亡。这两个事例提示我们:中小流域防汛更要绷紧弦,否则同样会带来严重后果,同样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与大江大河相比,中小流域防汛工作难度更大。一是其自身蓄洪、排洪能力差,承载能力低,"抵抗力"弱;二是分布范围广泛,不容易及时和全面监控;三是水利设施历史欠账严重,漏洞和隐患多,更容易被打开"缺口";四是预警工作复杂,发生灾害的隐蔽性强。因此说,小流域防汛工作也更加重要。
从另一方面看,所以要强调加强中小流域的防汛,还因为中小流域不同于大江大河那样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防汛工作既费时耗力、其成绩的好坏又不容易被人们关注--当然特别是"上面"的关注,因此那些看重眼前政绩的部门和干部往往对此不以为然,不肯在这方面花费心思。由此而言,重视和搞好小流域的防汛,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作好防汛抗洪,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级、各部门务必把中小流域的防汛工作与大江大河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安排,做到万无一失,切不可抓大放小,顾此失彼。特别是中小流域内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更要本着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组织群众做好各项预案,作到防汛于未然、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