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7日电 记者从22日召开的黑龙江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黑龙江省正处于第五个地震活跃期,黑龙江省将继续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年底前使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由过去的3.5级提高到2.5级,局部地区由2.5级提高到1.5级。
据了解,自20世纪初有记录以来,黑龙江省共发生过12次破坏性地震。在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形成了我省隆起与沉降相间的构造格局,产生了浅震与深震呼应发生的地震环境。我省13个市(地)中,有10个位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区,1个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区。全省67个县(市)中,有41个位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区,5个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区。地震基本烈度6度以上地区人口3000万,约占黑龙江人口的80%。
据专家分析,东北地区目前正处于第五个地震活跃期内。今年,黑龙江省将进一步健全地震监测预报体系,争取在2005年底前基本完成新建19个数字测震台和45项前兆观测项目的任务,使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5级,局部地区达到1.5级。对省内3.0级地震的地震速报初步定位时间不超过5分钟,精定位时间不超过15分钟。从2005年开始,力争在15年左右的时间里,全省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