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6日电 今年以来,哈大齐工业走廊凭借独特的“构建城市间产业族群”理念,一举成为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最热门的词汇,并迅速走红全国。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作为工业走廊最先行动起来的启动区,今明两年要达到有投入、有企业、有形象、有增量。半年过去了,哈大齐工业走廊整体产业布局已初步成形,启动区建设如火如荼。为全面反映哈大齐工业走廊整体情况,展现工业走廊建设的壮丽场面,本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哈大齐工业走廊行”采访团日前奔赴工业走廊沿线城区,探访了正在边规划、边招商、边建设中的启动区,亲身感受到了令人振奋的场景。
A龙头高昂,由高端起步
作为黑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哈尔滨被冠以哈大齐工业走廊“龙头”的称谓。在启动区建设上,哈尔滨也毫无疑问地走在了前列。
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包括4个工业新区,分别是江北工业新区、群力新区、香坊工业新区和平房工业新区,每个工业新区里还包含若干个工业园区、工业园。江北工业新区与松北区建设整体联动,群力新区是市政府筹划多年的“上风上水”宝地,香坊工业新区则依托正在建设的全国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平房工业新区吸纳了三大动力、平房三大厂、开发区哈平路集中区,工业走廊哈尔滨段的启动建设充分借助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
新城区与走廊携手发展
铲车轰鸣,泥土飞舞。
哈尔滨松北区,两个现代化工业园区在一片荒地上迅速崛起。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园区、欧美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逐渐露出钢筋铁骨。目前,两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电、暖、路、通讯、给排水等设施在统一规划下正进行管线敷设,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一片片土地迅速平整,一些“性子急”的厂家已开始盖厂房,30多户企业成了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区的“元老”。
松北区刚刚建区一年多,一切都在起步阶段,用来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区再合适不过。松北区副区长、松北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总规划师倪大新说:“哈尔滨松北区建区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土地平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稍加整理即可转为工业园区建设。”据了解,作为哈大齐工业走廊江北工业新区的启动区,位于松北的两个园区是整个工业带起步最快、效果最明显的区域。
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和欧美亚高新技术产业区,正好在松北区的东西两侧。倪大新告诉记者,目前松北区共有人口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万。改变人口结构,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是松北区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除本身需要大量产业工人外,还会带动相关服务业,给农民变工人、农民变市民提供了一条出路、一个可能。松北正在借助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契机,以“科普大集”、职业培训等活动为载体,对农民进行科学知识、产业技能的普及,促进农民变市民的步伐,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出路问题。
据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已投资2.4亿元、市场化融资3亿元,开始“二纵一横”道路及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近日11家首批入区企业已陆续开工建设,有来自香港、广东的20余家服装生产企业、20多家俄外贸企业等待入园。
欧美亚高新技术产业区则抓住人才优势,从研发、孵化、生产“一条龙”上大做文章。据欧美亚集团董事长西庆国介绍,该园区将打造两条线,一是研发、孵化、加工“一条龙”,以此满足高新技术产业渴求人才、技术依赖性强、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二是居家、购物、教育、医疗“一条龙”,以满足高新技术人才的生活需求。园区将引进清华大学、哈工大等100家科研院所,整合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项目资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提供科技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项目源。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13家,5家企业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入区企业可达到20家。
老基地与新园区相呼应
工业走廊新建区域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与原有工业基础相呼应、相促进,延伸产业链条。在平房工业新区启动区,这一理念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平房工业新区包含开发区哈平路集中区工业园区、动力工业园区、平房工业园区等3部分。三个园区互相连接,将开发区哈平路集中区、平房三大厂环绕其中,与三大动力遥遥相望。目前,机电工业园一期工程63万平方米开发建设已经启动,园区内纵横5条道路已经竣工,企业周边供电、供水、排水、煤气、热源、通信网络等设施已建设完成。
为了与原有工业基础达成共赢,平房工业新区按照哈航、哈电等原有特色,主要吸纳和安排电站主机、辅机生产和配套企业,机电类老工业基地异地改造企业,机电行业研发中心、科研机构,汽车产业配套企业等,逐步形成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互补的产业族群。目前,已规划安排入区企业17家,其中12家已签订用地协议,5家开工建设。哈量、哈轴、哈电表等企业已达成入园意向,准备在改制完成后即入驻新区。
新香坊打造走廊物流中心
近日,投资4.2亿元、全国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以新香坊火车站为基础建设的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正式启动,建成后将成为哈尔滨市的一个内陆港、工业走廊对外贸易的节点,具备接发5000吨双层集装箱专列的能力。
依托集装箱中心站的强大物流功能,在新香坊,一个占地约1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中心迅速启动。它将主要承担国际贸易、国内进口的中转和集散,功能以大宗商品中转为主,兼有货物的重新包装和简单的加工功能。物流中心的建设,可加快对俄、韩、日等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大大加强工业走廊的外贸能力。在物流中心周边,出口加工区、农业研发基地也已开始建设,已有工业企业300余家落户其中,轻纺、机电、石化、食品等优势产业已经基本形成集聚规模。
B龙脊支撑,转型拓宽走廊
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庆已形成了以石油、石化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哈大齐工业走廊大庆区域的建设,为其城市和产业转型提供了极佳契机,具有较好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外部条件和发展空间的大庆,正在快速摆脱对石油开采的生存依赖。
一横四纵的空间布局
根据资源优势、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沿铁路和主要公路为轴线,大庆正在全力打造“一横四纵”工业经济带。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大庆将同类或相关产业的项目集聚摆放,沿滨洲线(一横),主要摆放石化、机械制造等产业;沿通让线铁路、萨大路、林肇公路、绥满和明沈公路(四纵),主要摆放石化、农牧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
哈大齐工业走廊大庆区域,沿一横四纵经济带,共有8个项目区,分别是东城、兴化、林源、红岗、龙凤、让胡路、喇嘛甸、宏伟,总规划面积340.86平方公里。目前,东城高新技术项目区依托大庆高新区主体区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研发体系,今明两年要启动7.06平方公里建设,50多个项目签约入园;宏伟化工项目区主要依托大庆炼化公司、石油管理局油田化工集团、大庆油田飞马公司等大型化工企业,重点建设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2个专业园区,建成全国最大的丙烯衍生物和油田化学品生产、天然气化工基地;林源轻工项目区将重点发展纺织、玻璃、橡胶等加工业;红岗项目区则主要摆放建材项目,汇峰房地产、大庆鑫宇华公司等13家公司准备入驻,目前已有5家企业开工建设;龙凤项目区主要发展粉煤灰建材、化学建材、塑料制品和石蜡产品等石化产品深加工产业。
非油工业“1+5”格局
在稳步发展油气开采业的同时,大庆通过工业走廊的建设,加快壮大石化接续产业,培育发展农牧产品加工、纺织、新材料、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替代产业,构筑非油工业“1+5”的产业格局。
油气开采业是大庆的支柱。据介绍,根据石油资源状况和国家石油战略,大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采收率,加大勘探力度,增加可采储量,为发展石油化工提供支撑和掩护。并通过推进“以气补油”战略,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实现规模化开采,为发展天然气化工提供了充足原料。
在油气开采业的支撑下,大庆按照年加工原油量1200万吨的生产规模,采用重油催化热裂解或深度催化裂化技术,调整现有石化大企业的炼油工艺路线,增加“三烯”、“三苯”等基础化工原料产量,延伸乙烯、丙烯、碳四和芳香烃等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另外,大庆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规划建设百万吨级甲醇、二甲醚和合成氨等3个天然气化工源头项目,发展尿素、复合肥等产品,把天然气化工做成继石油化工后,拉动大庆工业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板块。
工业走廊的建设,为大庆加速转型提供了最佳的契机,大庆正在从油气开采为主向非油工业转变。除石化加工外,农牧产品加工业、新材料业、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电子信息业等产业纷纷在工业走廊中寻到了落脚之地。通过工业体系向综合型的转变,大庆经济的适应市场能力、应对风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C龙尾长摆,延长优势产业链
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规划中,齐齐哈尔意图明显:发挥在装备制造业上的雄厚优势,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市场适应能力,促进城市间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合作。哈大齐工业走廊齐齐哈尔段,拟规划建设南苑、北苑、富拉尔基、昂昂西和江西5个园区,目前南苑、北苑、富拉尔基等3个启动区已经开始建设。如今,先期建设的富拉尔基工业园区已达到了“七通一平”,
“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水平建设”作为总原则被贯彻始终。在富拉尔基启动区,无条件服务企业已蔚然成风。富尔农艺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土企业,随着不断壮大,公司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一些外地开发区热情邀请该企业去落户。当时,园区组委会深入这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最终将企业留在了富区工业园区内。工业走廊没有让这家企业失望,为了方便农民购买化肥,工业园区将离碾北公路最近最好的地段给了富尔农艺公司,并垫付了50万元资金,缓解了企业建设资金紧张的燃眉之急。
优良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一流的服务,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发展目光。目前,工业走廊齐齐哈尔段已经确定的入园企业达20多家,10家企业开工建设,为一重集团、黑化集团等大企业形成了良好的配套能力。
在规划地图上,哈大齐工业走廊就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将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以及安达、肇东连成了一片。哈尔滨,这座东北重镇,在国家政策东风的劲吹之下,龙头已经昂起,伴随着一个个高科技企业的注册、一个个大型工业项目的启动,工业走廊建设已具雏形。
从地域分布来看,大庆位于工业走廊的中段;从产业分布上来看,大庆以能源、石化为主,对工业走廊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人们正在用“龙脊”来形容大庆在哈大齐工业走廊中的地位———承上启下,可引进更多的企业加盟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母机基地,齐齐哈尔有“国宝”中国“一重”,有“掌上明珠”北满特钢,有齐一机床、齐二机床等“十八罗汉”……身处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末端,犹如“龙尾”的齐齐哈尔为了改变工业品种过于单一、产业链条过短的状况,借助工业走廊建设之机,正在全力延长产业链条,发展配套经济,力争形成完善的工业经济体系。
作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中的两个县级城市,肇东和安达在经济发展上均名列全省前列,一个是GDP位居县级市首位的经济强市,一个是以牛兴市带动相关产业振兴的“牛城”,成为工业走廊带中两个行动敏捷的触角。如今,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农牧业特色优势,结合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政策机遇,两市正在蕴酿着新的发展。
D龙爪轻舞,特色经济增亮点
日前,记者走访哈大齐工业走廊肇东段,正赶上他们与大连银象公司“喜结良缘”,联手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创建黑龙江软件园。预计投资8亿元,2006年建成后,将吸引6家软件企业入园,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此举,不仅为肇东“项目经济”再增亮点,也给哈大齐工业走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工业不举,经济难兴。近年,肇东依托玉米、石油、天然气资源,借联靠之势、存量之势和民企之势大上项目,仅去年,全市引资38亿元,项目156个。省政府把肇东纳入哈大齐工业走廊后,肇东人更是铆足了劲儿,一面迅速请来专家“把脉”,一面紧锣密鼓地往开发区引进、摆放重量级大项目。今年上半年,该市已与近百家国内外企业进行了洽谈、对接,共洽谈引进项目19个,其中超亿元项目3个,引进域外资金5.6亿元。华润酒精二期15万吨酒精、济仕药业等一大批项目接踵而至,相继开工建设。
温州“一品包装”是最早入区的企业,日产4万个纸箱,全部被周边企业消化掉。公司董事长王文湖说:“来此投资,当初看好的就是肇东人的爽快,有什么事儿说办就办,来了之后一路绿灯,一切顺畅。现在,这里建工业走廊,市场空间越来越大,我们准备再投6000万元,大干涂布白版纸和复合纸塑。”
眼下,肇东已投资60万元对开发区进行了近、中、远三期规划,一期路基抬高、线路架设、通讯设备已完成。拟投资8亿元,对项目区道路、电力、供水、排水、供气、供热、通讯和场地进行“七通一平”建设。今明两年,肇东将开足马力,在规划的市级工业开发区中建起“六园两区一中心”,在省级项目区中摆放一批省级重点项目,把本地区打造成全省工业走廊的示范区。
哈大齐工业走廊中另一个形象的“龙爪”安达市,它的园区建设在一大片盐碱地上,规划面积84.5平方公里,分为综合开发区、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3个项目区。据安达市开发区管委会王景志主任介绍,目前,园区内的道路和给排水、电力、通信等工程正在建设中,到9月份将全部竣工,总投资1.5亿元。
据悉,目前已有几十家企业有意入驻园区,即将上马建设的项目有6家,其中彤瑞药业投资3640万元生产兽药,螯合肥业投资7500万元生产生物肥料,博达化工产品运输公司投资2240万元建设物流运输平台,安达诚信总公司投资2836万元生产机电工程机械产品,劳力乳品机械公司投资3100万元生产乳品机械加工设备,还有一家企业投资4630万元进行电线电缆型材加工。
据了解,安达市从哈大齐工业走廊园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根据项目大小、对财政和社会贡献度,确定优惠额度,力争有更多的大项目、“三高”项目落户安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