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30日电 尹燕珩同志是东莱老一辈民警,自1951年开始至1986年退休,在东莱派出所工作战斗了35个春秋。2002年,尹燕珩同志去世。今年3月11日,东莱派出所将尹燕珩的塑像陈列在东莱派出所的大厅内。
期间先后担任外勤民警、副所长、指导员等职。十三次被评为全市公安系统红旗手、五好市民和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1980年5月,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光荣称号。2002年,尹燕珩同志去世。今年3月11日,为了缅怀他并大力弘扬和实践东莱精神,东莱派出所将尹燕珩的塑像陈列在东莱派出所的大厅内。
黑龙江日报自1964年春开始把新闻镜头对准了模范民警尹燕珩所在的东莱派出所,直到2002年尹燕珩同志去世,多次对他的事迹进行报道。日前记者采访了尹燕珩的儿子、也是一位公安民警的尹逊东,回忆这位在东莱派出所工作战斗了35个春秋的老模范老英雄。
尹燕珩于1946年5月在宾县新甸镇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他来到东莱派出所工作。1964年5月,当时黑龙江日报记者张威东与省委调研组的同志一道深入调查采写,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东莱派出所的先进事迹,并配发《社论》,尹燕珩更加感到在东莱这个集体里无比光荣和神圣。
建国初期,全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那时东莱派出所办公室条件极差,管区情况很复杂,由于所领导对尹燕珩的信任和考验,在任外勤民警期间,先后担当过四、五、六、九、十委的工作。
1963年除夕之夜,尹燕珩和同事在管内的街道巡逻时发现,一位老大娘躺在太古街拐角的墙下,尹燕珩扶起来一看,老大娘的脸被冻的青紫,尹燕珩立即将大娘背回派出所,让她躺在温暖的床上。值班民警郭喜玉给老人倒来一杯热水,可是大娘已经冻得不会喝了。民警就端着杯子一口一口地喂。等老大娘慢慢清醒过来才知道,她叫王亚林,从阿城探亲回来,下车后迷路了,坐在那里越呆越冷就站不起来了。通过市局卡片室查找得知,老大娘在道外南新街居住,后孙瑞芳等民警把老大娘送回了家。
尹燕珩曾说,“我是东莱人,做事就要为管内老百姓着想。”七十年代以后,在办案、办证等工作中,走后门、请客送礼的越来越多,面对这种歪风邪气,当时派出所党支部及时对干警进行了廉洁自律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在这个时期,尹燕珩也遇到了不少人为知青返城落户等问题,向其送礼并要求照顾的事情。还有的在办案中来说情,以求从轻处罚等等。尹燕珩都能做到吃请不到、送礼不要,严格要求自己,拒礼拒贿,主动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同时,他还告诫家属和亲友也这样做。有人说尹燕珩六亲不认,也有人说他胆小怕事,这些带刺激的语言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意志,反而促使他暗下决心,要继承东莱派出所集体创造的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争取做一名廉政爱民的模范。群众称赞尹燕珩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好民警。
尹逊东回忆道,父亲总是舍小家顾大家。在我们兄弟姐妹眼中,父亲是天下最忙的人,他很少有时间陪伴在我们身边,心里总是牵挂着身边百姓。父亲从警30余载,退休之后,依然余热发光,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义务联防,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公安事业。
“我从1976年追随父亲的脚步走上了公安战线至今,时刻铭记要继承和发扬东莱的光荣传统,以父亲为榜样,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为哈尔滨公安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尹逊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