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别样“长三角”务工新天地 温厚能干“龙哥龙妹”更受青睐
2005-11-09 10:15:1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9日电 “真没想到,这里的就业空间这么大。”这是记者在日前举办的黑龙江—宁波农村劳务对接会上听到的最多感慨。虽然对接会仅一天时间,但我省前来参会的8个地市、40多个县(市、区)却没有一个空手而返,有的县一次就落实用工岗位上千个。虽然都是初次见面的朋友,但从用工单位的诚意、优惠的待遇,大家都真切地感受到了“长三角”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

  只要诚心来我们都接纳

  宁波杉杉儿童用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兰,一大早就带着人力资源部的所有员工赶到对接会上。对于招工条件,她说:“只要是诚心来打工,就全要;有没有技术都没关系,我们可以免费培训。”原来,她的公司新建的占地8.6万平方米的工业园一个多月后就要投产,全部达产后需要工人4600人。暂时不需要农民工的温州市华正塑业有限公司也来参会了,其销售部经理赵崇快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和一外商谈合作,要是成了,企业就需要新招很多工人,所以他此来是想交朋友,建立关系,等到用工时也好有个着落。

  南方老板这种储备人力资源的意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国际知名的杉杉集团、康耐集团到中国塑编龙头企业华正塑业,50多家南方企业的积极参会,也让初来浙江的我省劳务输出部门和单位十分振奋。

  青冈县劳动乡党委书记郑亚明深有感慨地说,原来以为浙江人多地少,经济又发达,已经吸引了那么多的外来务工者,不能有太大的空间了,没想到这里的用工空间这么大。克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张宜周说,从企业开列的条件看,一般基本工资都在千元左右,好的能达一千三四百元,年终还有奖励,除了工伤保险,有的还给寿险,比京津、环渤海经济带地区的报酬都优厚。

  组织22家温州企业前来参会对接的温州市乌苏里江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晗说,宁波和温州是浙江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方,个体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劳动力需求始终旺盛。特别是随着“长三角”经济带的崛起,这里迅速成长为全国闻名的劳务输入中心。目前宁波市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外地人,温州市的外来务工人员也高达200万,但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由于地处“长三角”区域中心,宁波的劳务市场对周边的牵动力很大。

  温厚能干“龙哥龙妹”更受青睐

  “黑龙江人质朴豪爽,龙哥龙妹形象亮丽,肯吃苦耐劳,技术素质优秀,是最受欢迎的务工者。”对接会上,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的讲话得到与会用工企业的一致赞同。

  提出“包圆”“龙哥龙妹”的王兰告诉记者,因为企业现有100多名黑龙江富裕县的农民工,已干了一年多,他们的优秀表现让她对黑龙江农民工的聪明能干、听话温厚有深深的好感。

  专门从台州赶来的客商———台州市大隆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仙桂说,对企业来说,需要最多的是熟练工,而这些工种有个熟悉的过程,一般刚来时都干不好,经过一段时间成为成手了,自己收入高,企业生产效率也高。所以,稳定就业是影响企业效益甚至生存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企业在招工时首先考虑的因素。黑龙江人恰好具备这优势,他们性格大气开朗,为人忠厚,对企业比较满意就不太跳槽。

  据宁波市劳动局局长李万权介绍,该市共有260多万外来人口,其中黑龙江人只有不到3万人;相对安徽、江西、四川等省而言是少之又少。“关键还是了解不够,渠道不多,这个对接会开得太及时了。有政府搭台,农民工心托底、企业也放心,这个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务合作。”

  “正是看中了这广阔的空间,我们才有今天的举动。接下来,我们还要向‘珠三角’挺进,最终让龙哥龙妹遍布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把人送出去,把钱挣回来,同时带回发达地区的新观念和先进技术,为回乡创业打好基础。”省农委副主任王泽富信心十足地说。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