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1月25日电 冒着寒风,面对滚滚逼近哈尔滨市的松花江污染带,24日凌晨5时20分记者驱车前往哈尔滨市区松花江“前哨”———四方台水源地上游16公里苏家屯江段的监测点,见证首次污染带“水头”取样的历史一幕。
6时30分天刚蒙蒙亮,两名穿着厚厚棉服、外套橘黄色救生衣的水文监测人员,在棉手套的外面又套上了一次性塑料手套,拿着取样器和取样瓶等工具,他们登上渔民的小舢板,驶过岸边的结冰地带向水大流急的江中心划去。到达江心“活水区”后,监测人员迅速将取水器系着绳子投入水中,很快将水样提取上来,并稳稳地将水样装入样品瓶中、封盖。10多分钟后,小船安全回到岸边,岸上工作人员立即取过水样进行详细登记,并很快将水样送到从大庆赶来的应急监测车内,现场进行苯、硝基苯等污染物检测。工作人员说,每天都机械地重复这样的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责任重大,这可是关系到全市人民用水安全的大事。
在等待监测结果的间隙,执行此次取水样任务的监测人员告诉记者,18日起在此设立监测点,吃喝全靠监测点取水样的“战友们”送,休息就靠一辆昼夜不熄火的依维柯车。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