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来里,一路风尘仆仆。当他来到百姓中间时,脸上始终带着那熟悉而亲切的笑容。这笑容在2003年“非典”肆虐时,我们在清华大学见过;这笑容在2004年云南接连发生破坏性地震后,我们在受灾最重的鲁甸灾区见过。如今,这笑容又来到哈尔滨400万市民齐心协力抗击“水荒”的基层一线。我想,今后哪怕是我们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身后有这亲切、自信的笑容,一切都可从容以对、战而胜之!
11月13日,吉林市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对松花江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指示地方和有关部门随时加强监测,提供准确信息,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群众饮用水的安全和供应。国务院更是派出专项工作组和专家组奔赴哈尔滨现场指导。一个人口几百万的大城市停水4天,这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上对下,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客观地说,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都在实践摸索中探询应对的办法,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未尽如人意的问题。但在难关之前,退缩与畏难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的政府、市民被激发出无穷的斗志,科学、有序、沉稳、乐观,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初战告捷!
这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传遍全国后,亿万同胞都在牵挂惦念着冰城百姓的起居生活。电话、短信、互联网上的真切问候与献计献策,这一切都赋予我们更高昂的士气和更充足的信心。来自四面八方捐赠的甘甜矿泉水,不远万里、星夜兼程送来的活性炭,全国人民都在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再大的苦难又能怎样,再严酷的挑战亦可一笑而过!
总理来了,我们信心更足!当然,我们要把这信心化为工作中的一丝不苟、生活上的积极乐观,直到最后的胜利!总理的到来,对我们更是一种鞭策和勉励,这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各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寻找百姓认为还有可待改进的执政盲点。这么看来,停水带给哈市人民的不仅是暂时的影响和不便,更多的是锻炼了队伍、磨砺了意志、提升了能力。毋庸质疑,恢复供水后的哈尔滨将更美丽、更昂扬!
上班的路上,小区对面的音像店也刚刚开始营业,但却放了一首广为传唱的老歌——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真心英雄,我们必将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