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全面推进大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访大庆石油学院副院长吕延防教授
2005-12-14 13:46:43 来源:大庆日报  作者:时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4日电 题:全面推进大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访大庆石油学院副院长吕延防教授

  “大庆市构建自主的科技创新体系,应建设六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完善四大保障体系,确立一个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品牌。”这是大庆石油学院副院长吕延防教授,在我市召开的科技创新体系专题研究会议上的建议。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大庆市发展接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这方面的专家,他的这个建议受到了多方面关注。为此,记者日前对吕教授进行了采访。

  吕教授说,大庆市是以石油资源为建城基础和发展依托的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单一,企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同构,行业和地方经济难以融合,城市发展始终受到资源衰竭的威胁。他认为,目前我市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上,存在着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够和意识不浓,企业缺乏有效地科技创新机制,科技创新投入相对不足,科技创新人才和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为科技创新提供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有待发展等问题。吕教授认为,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大庆地区的科技创新应该是由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服务、科技创新投入支撑和科技创新环境等子系统构成的有大庆特色的、开放的、互动的创新体系。

  谈到大庆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吕教授说,根据大庆的实际,建议大庆市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应建设六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完善四大保障体系,确立一个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品牌。具体说,应建设知识创新平台,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源头创新作用,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推进主导产业的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依托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大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引进、吸收、创新、转化、推广新技术,以推进创新成果在企业的应用;建设科技企业的孵化平台,推进大学科技园等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发动机;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以信息网络为纽带,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信息研究机构,采用共建共享机制,积极推进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提高;建设创新创业融资平台,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风险投资机制,吸引国内外的风险投资机构来高新区开展业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业投资活动;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以对俄、日、韩合作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力争建成一个具有国家级水平的国际科技交流中心。

  吕教授说,平台建设的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要建立政令畅通的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机制,建立市、区党政领导干部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制度,促进创新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交流;要建立先进的政策法规体系,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设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吸收社会投资和境外投资的投入体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智力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吕教授认为,构建我市的科技创新体系还要抛开大庆的地理限制,对大庆的支柱产业具有支撑作用的企业、科研开发中心、高校等机构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请进来即在大庆建立加工制造科研基地等形式,对其实行政策倾斜;走出去,以参股入股等形式对有关的企业、科研开发中心、高校等机构进行资金扶持,只要能拉动大庆的经济产值,都将为我所用,形成以大庆为中心,扩展并延神,辐射全国的“大大庆”理念。同时,继续发挥大庆能源、农业、旅游等多种优势,加强与国内外的联系,合理配置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特色明显的支柱产业和大庆品牌。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