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是党员就要办实事有正事--记甘南兴十四村党支书付华廷
2005-12-22 11:07:0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高学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22日电 题:是党员就要办实事有正事--记甘南兴十四村党支书付华廷

  只读过5年书的付华廷常说一句话:“共产党人就要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那还叫共产党人!”

  采访中,甘南县委书记任玉良感慨道:现在很多村里搞一事一议,但推行起来很困难。很多事情因意见不统一而搁浅。可在兴十四村,付华廷和村党总支定的事,村民没有二话。

  连任33年的村支书

  一位到兴十四村参观的周边村村干部告诉记者,最羡慕付华廷和兴十四村干部的号召力。

  1998年,洪水逼近兴十四。村里发出通知不到15分钟,全村600多名青壮年全部聚集到大坝上。今年一开春,村里决定扩修水泥路面,村民每人被“摊派”送2立方米沙子。第二天天刚亮,负责验收的村干部王振玲,就被来送沙子的村民叫醒了。结果,3天之内,所需的沙子全部运到。

  付华廷说:“群众对我们非常信任,只因为一条:我们是党员,我们办实事有正事。让大家富裕起来,群众就满意。加上以身作则,干部团结,群众就拥护我们。”

  付华廷任村党总支书记已有33年多了。33年来,每次村党总支换届和村民委员会换届,村里从不提候选人,每人只发一张白纸,大家填写后公开“唱”票。而每次以付华廷为首的村干部都是全票当选。在民主测评时,付华廷的满意率每次都是100%。

  61岁的张学凤老人不识字。说起村里干部改选,老人的话多得说不完:“村里每次投票,付华廷都是满票,每次他都是第一。他对我们老百姓好,得到了人心,老百姓也对他好。自从付华廷当上村支书,村里一年一个变化,大家的生活一年上一个台阶。想起当年开荒吃的苦,现在的日子像上天堂一样。我们感谢付华廷,他是党的好干部,老百姓的好书记。”

  只要我干一天,就要让老百姓说共产党好

  付华廷说自己很“笨”,社会流行的打牌唱歌跳舞他一样也不会。这么多年,他就是在给乡亲们办实事中品尝着最大的快乐,在办成实事后看到乡亲们满意的笑脸,他感到无比的幸福。

  经常有人问付华廷:你图什么呀?他回答:我一不图当官。我一个普通的村干部,干出点成绩来了,上级给我任命了个县委副书记,但我永远也离不开兴十四,仍然在村里工作。我二不图发财。我每月工资3000元,每月拿出一半给村办小学,累计快有10万元了。我三不图出名。这么多年我确实得了很多荣誉,都是我没想到的,没有一个是我伸手要的。我图的就是一句话: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都过上幸福生活,都说共产党好!

  村民王世明患脑血管瘤,生命垂危,家人哭成一团。正带病在外面跑生意的付华廷听说了,急忙赶回,陪王世明到北京天坛医院治疗,终于把王世明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

  许多年前的一个大年三十儿的晚上,付华廷听说村民康寿田得了结核性胸膜炎,他冒着风雪赶去康家。一进家门,只见老康蹲在墙角咳嗽不停,又黑又瘦的孩子躺在炕上小脸烧得通红,康大婶疯疯癫癫的穿着件开了花的棉袄呆在炕上。看到康家锅空炕凉,付华廷揪心得落下了眼泪。大年初一,付华廷亲自去县城为老康一家买药。老康的病治好后,付华廷又把自己的两头牛和两头猪给了他。老康抱着付华廷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付华廷是个大忙人,忙项目,忙规划,还忙着当“红娘”。外村有个叫魏继庭的,上世纪80年代初听说兴十四村富了,就慕名跑到这里靠打零工生活。付华廷看这个小伙子勤恳能干,就安排他到柠檬酸厂上班,还跑上跑下帮他落户,又帮他成了家。

  村民们说:有困难的时候就能看到付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王振玲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付书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儿太多了,说也说不完。

  付华廷说“只要我不死,就一定好好为乡亲们办实事,只要我干一天,就让老百姓说共产党好。”

  谁的家属都能安排工作,我老伴不行

  现在身兼富华集团董事长和总裁的付华廷,管理着35家企业的10多亿资产。可他给自己约法三章:工资不多拿,奖金不多要,家属不搞特殊化。

  “村里穷那阵儿,华廷给公家办事儿经常自己掏腰包,8年没拿回家一分钱。一到年末,各家的女人们高高兴兴地来村上领钱,可华廷的媳妇年年都是领了一把华廷的借条,一边往家走,一边哭。”想起当年的情景,村里的老会计张维良也禁不住落泪。

  创业之初,他为给村里省钱,外出进设备时只带上大煎饼充饥;买不起卧铺票就钻到座位底下睡觉,脸都被人踢肿了。

  按照富华集团内部规定,董事长每月工资3000元,而付华廷只拿1400元,其余1600元交到村上给学生买课本。前几年富华集团下属厂长的年终奖金都是2万元,而他只拿1万元。自己家盖房子时,用公家车拉料都按价给钱。

  付华廷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村里,却无暇照顾家庭。当年由于常年早出晚归,大女儿三岁了,还管他叫大爷。已经当了爷爷的付华廷说起这件事,现在还感到心酸。他说,二女儿出生后,由于缺钙,到三岁时都不能走,只能在地上爬。

  一年冬天,天降暴风雪。由于工作忙,付华廷顾不上接在外村上学的两个女儿。到晚上孩子没回来,老伴急得沿路寻找,发现两个孩子手冻破了,不能骑自行车,正坐在雪地里哭呢。

  付华廷的二女儿付恒娟今年已经37岁了。说起父亲,她说小时候特别恨父亲,觉得他不关心妈妈和她们姐弟。长大了,看到了村里的变化,才逐渐理解了父亲。

  村里有35家企业,随便让老伴到一家工厂上班挣工资,易如反掌。可他说:“谁的家属都能安排工作,我老伴不行。”付华廷考虑到老伴的身体不好,会拖累企业。只让她在家养猪,做饭。

  谈起老伴和孩子,付华廷经常落泪。他说:“我这一生对不起的是妻子。自从她嫁到我家来,伺候两位老人,照顾三个孩子,种地、喂猪、养牛、做饭、洗涮,家里的里里外外都靠她一个人,从不让我为家里的事分一点心,而且从来没有怨言。现在条件好了,我也从没有领着她到哪个大城市逛逛,或者下馆子吃顿饭。多年的劳累使她得了一身病。”

  “三个孩子从小因为营养跟不上,身体都不好,还因为我是支书,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小时候少了很多童年的欢乐。现在他们都大了,对我也都理解了,也都各奔东西了。”

  能为乡亲们多干点事,早死也值了

  长年的奔波劳累,付华廷积劳成疾。1990年下半年,他得了非常严重的糖尿病,体重下降了20多公斤。可他仍是没白天没黑夜的奔波。

  2002年,为了富华集团筹备股票上市,付华廷一天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为抢时间谈项目,他曾在一天的时间里从兴十四到浙江飞了个来回,等到家时已经是半夜了。他累得一头扎在炕上,没等老伴给脱下鞋袜呢,人已沉沉地睡去了。

  一天,付华廷正在无锡跑项目,糖尿病突然急性发作。他的两条腿不能走路,两眼也睁不开了。大家把他架上飞机,送到了哈尔滨的一家医院。

  经医生检查,付华廷的糖尿病合并症使他的视力损坏到四期,六期就要失明了;尿蛋白升至6个加号,血糖指数达到27、28,比正常人高出五六倍,特别是两只脚患上了蜂窝组织炎,开始化脓溃烂。主治医生说他:“病得这样严重还到处跑,你不要命了!”

  两个多月后,付华廷出院了。此后,他再也离不开胰岛素了。每天早晚两次给自己注射,几年下来,他的肚子都被扎得板结了,他就在大腿上注射。

  2000年,付华廷到哈尔滨谈一个股权转让项目。因双方在投入比例上产生分歧,谈判举步维艰。付华廷因糖尿病突然发作,晕倒在谈判桌旁。医生让他住院,可付华廷却从医院溜出来,强挺着去谈判。他脚肿得穿不上鞋,就让人买了一双特大号鞋穿,还让工作人员用轮椅推着他继续谈判。对方代表深感其诚,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协议。

  乡亲们都劝老付在家享享清福。付华廷却说:“人早晚都得死。能多干点事,早死也值了。”

  孩子们心疼父亲,总劝他别再干了。可付华廷说:“我舍不下兴十四这份事业,舍不下和我坐一趟火车来创业的父老乡亲。只要我能动,大家信任我,我就要一直干下去!死后让孩子们把我的骨灰撒在兴十四的土地上,让我的灵魂伴随着父老乡亲共同富裕。”

  付华廷为兴十四制定了“十一五”目标:富华集团年加工玉米能力由现在的30万吨提高到180万吨,“吃”掉半个齐齐哈尔的玉米,争全国第一,向国际水平看齐。兴十四村总收入超过40亿元,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一户一栋小别墅。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富裕文明的生活,让兴十四村成为全国高标准的小康强村。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