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日电 “如果再晚半小时,这名外地民工可能就没命了。”省医院南岗分院脑外科主任王立夫说。
去年12月30日,在南岗区果戈里大街上,在省医院南岗分院的急诊室里,素不相识的路人、恪尽职守的民警与医护人员,以冰城人特有的热情,拯救了一名人事不省的七台河农民工的生命,让2005年岁末的冬日暖流涌动,令人备感温馨。
陌生老人电话报警
去年12月30日16时,南岗荣市派出所民警姜华接到报警电话:“有个骑自行车的人在路边昏倒,需要紧急救援,地点在果戈里大街省医院对面!”
几分钟后,姜华和民警夏银平带着一个实习学员赶到现场发现,一个身着破旧棉袄、棉裤的中年男子仰面倒在路旁,一个破旧的自行车旁散落了一地废旧矿泉水瓶。旁边围着几个热心市民,有的为昏倒的人把脉,有的焦急地向刚刚赶到的民警陈述病人倒地后的表现。其中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大爷称是自己报的警:“我刚刚路过这里,这个人推着车突然就倒了,怕是犯病了,我不知怎么办,只好先让他平躺着。”警民合力拯救危患
“醒醒,醒醒!”倒地男子手指动了动,但没说出话来。该男子浑身没有一点酒味儿,凭经验,民警姜华和夏银平认定这是一个急病发作的病人,但不知什么病、不敢挪动病人,便马上跑到对面的省医院南岗分院急救中心。护士长黄国峰、护士刘峥立刻带着一名护嫂和保安彭晓,推着一辆轮椅一路小跑赶到。
突然,病人开始剧烈地呕吐起来,由于没有力气侧身,污物全吐在脸上和衣服上。“不行,得急救!快,把他抬到轮椅上!”黄护士长果断地说。虽说病人不算太重,但除了手,病人其他部位都没有了知觉,瘫得拿不成个儿。两位民警一人拽一只胳膊,护士们抬腿,“陌生大爷”和同样不知名的路人也都纷纷伸出援手,连拖带拉,终于将病人抬上轮椅,几分钟后,“前呼后拥”的病人被抬上了急救中心的病床。
看到病人进了医院,“陌生大爷”和一大群施援的陌生市民才放心地走了。
紧急手术与死神赛跑
急救中心的护士们用纱布轻轻地为患者清理呕吐物,值班医生初影铭和护士紧张地为其测生命体征,发现病人血压高达200/120mmHg,CT检查结果显示突发性脑出血!脑外科主任王立夫会诊:必须立即手术,否则一旦脑室内凝血块阻塞,患者将有生命危险。
医院和民警在检查患者随身物品时发现,该男子身上只有一张身份证和一串钥匙,身无分文。
没钱也得救人!省医院南岗分院院长表示:全力救助!在患者没有交一分钱押金的情况下,医院马上开启了急诊“绿色通道”,王立夫主任亲自主刀实施开颅手术。术中发现,患者丘脑出血量达40ml。王教授称,丘脑正是大脑的中枢位置,负责人体的知觉、运动等。大脑中枢部位出血如此之多,这意味着:再晚半个小时,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消逝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操作,人们终于松了口气,脑出血止住了……被送进了重症监护病房监护。
民工家属尚未找到
昨天下午,记者在医院见到这名农民工时,他仍意识模糊,无法说话。
据民警姜华介绍,从身份证上看,这位农民工叫赫英福,1961年生人,家住七台河新兴区。由于哈尔滨市与七台河没有联网,因此无法从网上直接找到他的具体家庭信息。派出所与七台河警方联系,对方提供信息,称赫英福出外打工很长时间了,好多年没在家里住,其家里人也在外打工,暂时无法联系。赫英福外衣里面还穿着一件马甲,是地下批发市场里扛大包的农民工穿的那种,估计他平时以干这种体力活儿为生,顺便拾些破烂卖。
短评
感动,
更多的感动……
2005年,我们这座城市里洋溢着一种浓浓的深情,它的名字叫感动。刚刚评选出的感动哈尔滨人物(事件),无数次触动着冰城市民,人性中的善良、真挚、无私让这座城市因感动而更加美丽。2005年岁末的日子,又发生一件令哈尔滨人再次感动的事情:一位身无分文的农民工急病昏倒,素昧平生的老人、路人、民警、医护人员展开无私的爱心接力……这些平凡却又可爱、可敬的哈尔滨人,再次为我们这座城市谱写了一曲令人感动的难忘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