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6日电(记者高长利) 哈尔滨双城市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率先开展“城乡互动、捆绑共建”活动。党员先进性活动统筹兼顾前二批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扩大工作,实现了三批联动,保证了活动整体取得实效。
双城市领导认识到,村级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实质上是乡镇第二批活动的延伸,活动中有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在村级得到解决,而村级活动提出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村级自身无力解决,还要依靠乡镇和市里帮助,客观上要求市、乡、村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资源共享、上下联动、齐抓共建。针对此情况,双城市在总结过去整顿后进村党支部帮扶工作和抓经济工作城乡捆绑的经验基础上,在全市开展“城乡互动、捆绑共建”活动,并于2005年11月23日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城乡支部捆绑互动活动的通知》,要求把捆绑共建作为在全市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一项重要内容。
为确保先进性教育取得实效,双城市要求全市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到基层,知民意、体民情、解民优,在亲身体验和实践锻炼中增进同基层人民群众的感情,从而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转变机关作风,树立党政机关的良好形象。
为了调动各层面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三批联动,双城市对捆绑共建活动实行“三级”包村,确保捆绑对象做到全覆盖。一是要求市级领导包村,市级22名领导与24个乡镇的48个村结成捆绑帮扶对子。市级领导重点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农村等内容,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搞一次调研、讲一次党课、参加一次生活会、走访慰问一名贫困党员、办一件以上群众盼望解决的实事,切实把领导联系村变成示范村。二是实行市直单位包村。双城市从参加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中选调51个先进党支部与51个贫困村党支部结成城乡捆绑共建对子,城乡支部之间互动共建,党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双城市还明确捆绑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七帮”,即帮思想,为村党支部上党课,帮助村级支部搞好培训学习;帮技术,结合送科技下乡,请专家讲解农业实用技术;帮资金,帮助村级解决活动开展的办公用品,慰问帮扶贫困党员;帮项目,结合村里的现有资源和优势,帮助开发项目,搞好项目论证;帮指导,利用前二批活动经验,指导村级开展好教育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帮规划,协助村支部组织开展好建设新农村大讨论,帮助研究村屯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帮修路,每个捆绑单位都要为捆绑村修一条路。此外,双城市还将24个市直中小学与24个乡镇中小学结成“心连心、手拉手”对口支援对子,通过互帮互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实行乡镇领导和乡镇机关站所包村。重点围绕“三农”实际,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为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创造条件。通过实行“三级”包村,全市246个村党支部全部实现了捆绑结对共建。
“城乡捆绑共建”活动中,市级领导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深入基层搞调研、上党课、参加大讨论,帮助谋发展、定规划。市级包村领导帮助新胜村研究制定了“五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即:生活区、生产养殖加工区、市场区、文化娱乐休闲区、能源转化区。交通局为万隆乡保国村确立了“旅游业兴村、养殖业富民”的思路,并积极筹资50多万元,对通往水库的3公里道路进行了硬化。农业开发办结合自身优势,帮助新华村购置了15台青贮饲料揉碎机,价值4.5万元。永胜乡司法所负责捆绑该乡养鸡专业村兴业村,他们组织该村23名党员到新兴乡新胜村参观学习,使党员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民政局、民宗局、物价局等支部,不仅为捆绑共建单位贫困党员送去了米面、学习用品,还针对村党支部发展思路不清晰,措施不得力等问题,帮助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截止目前,捆绑单位共为共建对象捐资10.6万元,捐赠党员学习笔记本5150册,笔5450支,走访慰问了202户贫困党员,送去米、面、油11500公斤,为捆绑村举办科技培训和讲党课265场次,送科技资料4800册,科技光盘2700盘,提供致富信息和项目120个。
双城市实现捆绑结对共建议来,各捆绑单位充分利用前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出的好经验、好办法,指导好村级先进性教育活动。捆绑双方党组织同上一堂党课,同听一场形式报告,同搞一次研讨,同温一次入党誓词,同参加一次慰问贫困党员活动,真正实现了机关党建与农村党建“双赢共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