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6日电 近期,一些市民反映哈市市郊的网吧管理混乱,“包宵”成风,有的还接待未成年人。“学生们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网吧的管理,不能让孩子沉溺于网吧。”日前,记者对道里、南岗、道外等区城乡结合部的网吧进行了暗访。
“包宵”没有阻力
按有关规定,网吧营业时间不允许超过晚上12时,更不允许对网民留宿。可是记者在对城乡结合部的网吧进行暗访时,发现这种状况已成为普遍。“包宵”没有任何阻力。
12月21日下午1点,记者来到道外区被称为“老松浦”的松浦村。在村内开原街附近的一条胡同里,一个只有本村人才知道的网吧,网吧外同民宅一样,并无任何标识。近30台电脑把屋子挤得满满的。记者没有看到有关营业执照以及不接待未成年人的警示。当问及可否“包宵”时,一个自称“网管”的年轻人说,由于村里很少有人“包宵”,所以网吧负责人要求客人须满四人才可联包一宵,否则恕不接待。“陪一个人呆一宿,还不如睡觉呢!”
晚上9时,在松浦镇船口屯汤源街上的一个拥有近50台电脑的某网吧内,30多人正在玩电脑游戏或网络聊天。这时该网吧老板开始询问是否有人要“包宵”,表示只要交6元钱便可以从晚上21∶00一直呆到次日早7∶00。
当晚23时,记者走进大兴隆街的一家网吧“包宵”,这家网吧正对门口的墙上张贴着三大张“互联网安全管理五项制度”和“未成年人不得入内”、“注意防火”等民警提示。在这个有近50台电脑的房间里,有15个人在“包宵”玩游戏。整整一夜,直到22日早5∶30记者离开时,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22日、23日,记者在对东风镇、南岗红旗乡等网吧进行采访时发现,“包宵”情况一样存在,有的甚至明码实价,还将写有详细优惠“包宵”制度的告示挂在墙上。一位网吧老板说,网吧经营不景气,不超时营业、没有“包宵”很不划算。未成年人身影随处可见
虽然有关部门严格规定,网吧不允许接待未成年人,可是在哈市城乡结合部的网吧中依然可以看见未成年人的影子,有的甚至整晚沉迷于网吧中。
在松浦镇船口小学,一些孩子反映,学校里一些淘气的孩子放学后还是偷偷跑进网吧中玩上一会儿,有的为了到网吧中打游戏甚至旷课。在对一些网吧进行采访时,发现很多网吧中没有“不接待未成年人”的警示,只要交钱,尽可进到网吧中。
22日,记者在道外东风镇天河小区附近的一家网吧中“包宵”,旁边坐着一名十三四岁的孩子。他的指甲和头发好像很长时间没剪过,身上的衣服也不干净。半夜时,记者看他不住用手掐嗓子,买了瓶水给他,他喝了一大口之后说谢谢。“明天上不上课?”他摇摇头说:“不上”,而明天是星期五。23日下午,记者来到南岗区红旗乡。据当地人说,附近的学校并不少,学生通常是去王岗镇的网吧。
一位松浦镇的初中孩子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就曾经沉迷于网吧中,为了看住孩子,早晚都接送孩子。“就要快放寒假了,我们白天上班,真不知道孩子还会不会重新进网吧。”这位母亲神情忧郁地说。
从省文化厅文化市场稽查大队了解到,“12318”举报电话设立以来,有关网吧接待未成年人的投诉成为“热点”。但由于各种原因,网吧接待未成年人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各种“隐患”都存在
记者暗访时感到网吧中存在着各种“隐患”,拥挤、环境脏乱、脏话不断,黄色网页的信息不断弹出等等,让人忧心忡忡。
在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网吧中,有的网吧面积非常狭小,却尽量“摆放”电脑,电脑使用面积不足一平米。有的过道非常狭窄,消防通道不畅,一旦发生火灾,网民极易造成拥挤状况。记者在一家网吧暗访时,发现该网吧电脑中的一些页面上不断闪现“黄色”网站,以及一些暴力的游戏。游戏的“刺激”,让网民口中的脏字不断,一家网吧中一夜没有停止过骂声,可谓此起彼伏。就连那名十三四岁的孩子也跟着口吐脏字,有的骂语十分不堪入耳。一位经常去网吧的网民说,由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网吧疏于管理,也就十分混乱。如果到学生放假的时候,还会有一些未成年人走入网吧,网吧的卫生状况更为“糟糕”。“一到放假,就会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到网吧中找孩子。”在一家网吧旁边做买卖的李老太说。
在对哈市市郊的网吧暗访之后,记者又对哈市区内的网吧进行采访,明显感觉城乡在网吧管理上的差距,营业执照、不接待未成年人的警示等都可以看到,电脑摆放有序,卫生环境整洁,也听不见此起彼伏的骂声。一位开网吧的老板说,这是因为经常有来检查的,所以我们必须照章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