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省环保局公布2005年我省环境保护十件大事
2006-01-07 06:07:3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7日电 昨天,黑龙江省环保局公布了2005年我省发生的10件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事件。其中有松花江水污染、哈尔滨市“铱-192”放射源丢失事故、日处理32.5万吨的太平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开始试运行等。这10件大事给我省的经济、环境协调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由于吉林石化11·13爆炸引发的松花江水污染突发事件,监测部门在松花江沿线肇源到同江的874公里江面上,共布设了23个监测断面,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全省出动水质采样车7000多台次,23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工作,对外发布检测数据3600多个,历时40天,总行程达十多万公里,取得松花江水污染防控工作全面性胜利。在中俄两国共同开展的黑龙江界江联合监测中,树立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2、环境保护指标首次纳入省委《市(地)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责任指标考核暂行办法》,占指标考核15分。在年初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分别在头版刊发了报道,在全国和省内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各市(地)、县党委、政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自觉地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局面正在形成。

  3、全国第一部石油勘探方面的地方法规《黑龙江省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6月5日开始实施。建立对石油勘探开发活动中污染事故处理、应急机制和生态恢复制度,填补了国内相关立法空白。使我国的石油开发中的环境保护走上法制化的规范发展道路。强化了执法监督、提高了环境管理能力,加大了环境执法力度?熏促进我省环境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4、成功处理哈尔滨市“铱-192”放射源丢失事故。通过事故处理,教育了群众,进行了科普宣传,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我省放射源走上全过程规范管理轨道。2005年共审批进口放射源9枚,国内生产放射源347枚,新申报放射源应用单位20家,收贮废放射源122枚。目前已对全省清查出的2332枚在用放射源统一编制身份编码卡,实行身份管理制度。在14个市地辖区建立了放射源动态管理数据库和省废弃辐射源收贮库。

  5、哈尔滨市日处理32.5万吨的太平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9月初开始试运行,市区生活污水二级处理率将达到48%;大庆炼化公司350吨的污水深度净化处理工程与大庆油田公司建设的杏十二污水站技术改造工程年底正式投入运行。牡丹江市帮助驻牡部队彻底解决近70年来一直污染市区饮用水源地的生活污水问题。佳木斯市东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省辖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已达到96.67%。

  6、省辖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提高到294天。2005年全省各地拨除大烟囱500根,治理改造锅(窑)炉600台。哈尔滨市限期使用洁净煤技术产品单位达到1850家,推广使用量达到了175万吨。牡丹江市集中供热并网50万平方米。大庆市投资4452万元的低温热利用工程年底前可竣工投入使用。

  7、公布18家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名单,实施挂牌督办、限期治理。此间,全省出动环境执法人员30739人次,对2772家企业立案检查,办结案2492家。受理群众来访68批157人次,来电172个,来信92件,结案率达98%。有力推动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

  8、由国家投资1.46亿元?熏引进国际最先进处理技术建设的,我省第一座省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场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处置场总设计年处理规模为1.61万吨,预计工程建设完成后将使我省60%的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置,有效缓解危险废物处理规模化问题。佳木斯市日处理1150吨库容量达900万立方米的全省东部地区最大的无公害垃圾处理厂建设工程顺利推进,一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9、从国家和省争取650万元资金购置的55台环境执法监察专用车全部到位,将装备13个市(地)和23个县的环境监察队伍。应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家和省共调集资金4000多万元,购置了3台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车和15套色谱分析仪,使我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10、《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标准》颁布实施,生态省建设五年启动阶段任务基本完成,转入全面实施阶段。伊春市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全面禁伐红松,被联合国国际交流合作与协调委员会评为“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大兴安岭地区实施绿色战略,把生态指标纳入到全区社会经济和发展计划中,并作为考核县区党政“一把手”政绩的重要内容,全面实行目标管理。2005年,全省完成造林19.9万公顷,退耕还湿500公顷、治理“三化”草原14.4万公顷。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3个,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165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12%。建设环境优美乡镇试点达25个。各类生态示范区及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总数达320个。

责任编辑:岳同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