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冰洽会搭台 客商看好商机 每天咨询百人
2006-01-09 07:03:2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徐 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9日电 这几年,我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步升温,2006年又是“中俄友好年”,本届“冰洽会”的召开,为大量欲对俄投资者搭建了一个“黄金平台”。记者从“冰洽会”上了解到,我省口岸城市东宁县和绥芬河市展台前每天都有近百人前来咨询对俄投资的有关问题。

  6日,记者来到“冰洽会”,一进展厅,便被“中俄边贸第一市”的巨大红牌匾吸引了。只见牌匾两边连接的东宁县和绥芬河市展区内聚集了很多人,他们围在参展人员身边正在询问:俄罗斯现在的治安情况如何?边贸生意好不好做?俄罗斯人都喜欢什么?他们对中国的什么产品需求量最大……而两地的参展人员则在一旁细心地解答。

  来自江苏省太仓信隆车料有限公司的胡嘉麟经理告诉记者,他曾在台湾的一个从事汽车配件的公司工作,当时对俄罗斯情况了解甚少,对于其外汇储备能力、付款能力等不是很放心,为了转移风险,对俄罗斯的生意一直是通过叙利亚商人进行间接联系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该公司对俄贸易随之中断。而他现在所在公司的80%产品都用于出口,但一直主要以欧美、日韩市场为主,对俄罗斯市场没有触及。今年,该公司准备拓展俄罗斯市场,但是由于江苏距离俄罗斯较远,对俄情况较为生疏,公司一直希望通过北方的城市来打通俄市场。这次“哈洽会”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俄罗斯人对食品的需求是什么?中国的食品他们能否接受?”一直想拓展贸易的延寿县紫苏产业发展协会赵忠立理事长以前没有进行过对俄贸易方面的活动,但是在“中俄友好年”这样的大背景下,感觉把产品打入俄罗斯市场应该会容易很多。绥芬河的参展人员告诉他,俄罗斯饮食风格和中国不同,他们喜欢吃面包和奶酪,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国的食品他们就没有需求,相反,中国的粮食、酒在俄罗斯卖得特别好。由于用紫苏做的食物有许多药用价值,能够抵抗血压升高、抗血栓、降血脂,所以他们感觉在俄罗斯应该会有市场。

  对俄贸易充满商机,但是什么项目才是“金蛋”,是许多人关注、咨询的焦点。今年大学毕业的王明早就想自己当老板,家里也有这个能力,可王明一直不知该干点什么。他告诉记者,早就听说过俄罗斯是个充满商机的地方,所以借着“冰洽会”他来询问目前中国什么东西到俄罗斯最好卖,什么项目发展前景最好。对于这个大部分咨询者都会提到的问题,参展人员说,根据他们的调研,感觉在俄罗斯汽车及汽车配件、家用电器、五金建材等行业都非常有发展前景。

  对于想在边贸城市开展对俄贸易的常州唐屋家纺户外品有限公司的陈经理来说,俄罗斯的社会治安情况如何,在边贸城市投资建厂,各边贸口岸都有怎样的招商优惠政策才是他们最关注的。如何避免“灰色关税”成为他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据东宁县中俄国际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胡岷主任介绍,以前参加展会,前来咨询洽谈的人都是询问东宁县参展产品情况如何,这次大家关心的焦点转移到如何借助边贸城市来进军俄罗斯市场。大家想要了解俄罗斯的现状和经济发展前景,小的企业想要在边贸城市寻找有能力打入俄罗斯市场的代理商,大的企业则直接想要在边贸城市投资建厂,在“中俄友好年”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俄贸易的热情正迅速升温。而作为口岸城市,目前已经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