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0日电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大兴安岭财政战线传来令人振奋的喜讯,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637万元,同比增长13.5%,首次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了全年收入预算任务。
刚刚过去的一年,大兴安岭上下围绕“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总体思路,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党抓经济,全民搞招商,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财力。与此同时,全区财政系统千方百计抓收控支,克服了取消农业税、增值税转型等不利因素影响,大力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力保证了财政各项收支任务的完成。
为确保财政收入任务顺利完成,去年初,大兴安岭财政局结合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与各县、区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将财政收入指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充分调动基层抓收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做到“四个并重”,即做到落实责任,奖惩并重;做到大小税并重;做到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征管并重;做到掌握税收情况与打击违法行为并重。按照这一原则,全区财政系统深入开展财源调查,积极支持税务部门依法治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建立财政部门非税收入汇缴专户,实现“部门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模式,做到了收缴分离、罚缴分离,执收部门取得的收入直接缴入财政专户或国库,从根本上解决了非税收入流失的问题。
在预算安排及资金投向上,大兴安岭按照保工资、保稳定、保重点的财政支出方针,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放发;大力支持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同时保证教育、科技、农业等各项重点支出,增加了对农村人畜饮水、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投入,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采取措施,坚决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