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发挥“五大员”作用 五大连池市驻村指导工作务求实效
2006-01-12 16:37:31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2日电(记者 高长利)自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五大连池市驻村干部按照总体要求和部署,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好驻村指导员作用,切实在出思路、谋发展、解难题、办实事等方面下功夫,取得显著成效。

  五大连池市坚持从市直部门、乡镇机关中选派政治素质好、熟悉党建工作、具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的年轻后备干部担任包乡驻村指导员,进行蹲点式指导。同时,该市还要求驻村干部切实发挥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科技致富领航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帮扶解困联络员、新农村建设谋划员“五大员”的作用。全市共派驻村干部279名,做到了每个村的驻村指导员不少于3名,构建起上下联动、互动互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活动开展以来,驻村干部协调包扶部门为各村办实事、解难题124件,受到各村党组织和村民的欢迎。在工作方式上,驻村干部注重创新,针对农村实际开展工作,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积极主动谋划,增强指导工作的主动性。驻村干部自开展工作以来,迅速调查研究,与村干部和群众进行广泛接触,通过驻户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和建议、摸清了村情民情,增强了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驻村干部认真学习省市委有关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了开展教育活动的方法步骤、目标要求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并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明确了开展指导工作的方法、措施及目标要求。驻村干部积极帮助村党支部科学制定工作方案,谋划各阶段、各环节工作,切实做到了主动思考、超前谋划、变事后指导为超前指导,有效增强了工作主动性和计划性。龙镇开发村党支部在驻村干部的指导下,经深入分析研究和反复探讨,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新农村的发展规划,借助场乡共建的契机,全力抓好3000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并利用村农副产品经销公司完善公司联农户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本村特色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兴隆乡红升村是全市的奶牛专业村,村党支部在驻村干部的指导下,确立了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大力发展青贮饲料种植、筹建机械榨奶站点的工作思路,决心做大做强奶牛养殖这一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强化分类指导,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五大连池市驻村干部针对各村的不同情况,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农村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等不同类型党员分别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在家的党员,采取集中上党课、开座谈会、专题讨论会等形式安排学习。外出务工党员,成立流动党员帮教小组,采取书信交流、邮寄学习材料等“寄学”方式,落实专人跟踪指导学习,对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汇报。文化水平低、老弱病残等学习有困难的党员,五大连池市采取上门送学、电教辅学、亲属述学等方式。通过不同的指导方式,充分调动了不同类型党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确保了党员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切实解决问题,增强指导工作的实效性。针对农村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驻村干部积极协调包扶单位,与村党组织共同研究对策,落实好解决的措施,解决好农村党组织及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了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为解决困难群众过冬难的问题,团结乡驻村领导和干部开展了“冬衣暖人心”活动,乡、村党员干部带头为贫困户捐款捐衣,共捐款1000余元,捐棉衣191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过冬问题。兴安乡兴龙山村因缺少资金而导致自来水入户难,市文体局、民政局分别提供帮扶资金7000元和5000元,用于帮助解决水泵、管线等设施。预计村民春节前就能喝上自来水。针对群众反映的大豆销售难问题,建设乡驻村干部积极向乡党委反映情况。乡党委组织全乡大豆销售大户到山东、江苏和大连等地考察,引来了客商,实现了优质优价销售。和平镇和平村驻村干部针对群众种植水稻热情高的实际,主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研究探讨,确立了明年实行“旱改水”1850亩水稻的工作思路,并邀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人员为村民们举办了水稻大棚育秧专题讲座,提高了农户水稻种植的科技水平。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