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举行 45位代表唇枪舌战话热费
2006-01-12 20:53:5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现场

  

  东北网1月12日电(记者 高长利) 12日,广受关注的哈尔滨市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终于如期举行。听证会上,45位代表围绕供热价格涨还是不涨、该什么时候涨价、该如何涨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供热企业、市民、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供热企业涨声一片

  5户供热经营企业提出的供热价格调整建议居民热用户供热价格按使用面积由31.15元/平方米调整为34.58元/平方米,非居民热用户供热价格按使用面积由31.15元/平方米调整为37.36元/平方米。

  供热企业在《供热价格调整申请》中提出了供热价格上涨的六大理由:燃煤价格上涨、电价上涨、大气排污费、室温标准提高、供热企业要保持合理利润、非居民热能损耗。

  哈尔滨铁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樊冬柏认为,此次供热企业建议调整的供热价格仍低于供热企业的真正成本,居民用户供热价格应该调整为40元/平方米。他还建议政府应该对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分散锅炉等不同供热类型分别进行定价。

  哈尔滨市热力公司副经理胡晓明认为,现在供热公司是在亏损的状态下承担社会责任,供热价格上涨势在必行。在考虑到广大市民的承受能力的同时,政府应该对供热企业实行政策性补贴。同时,把供热成本的社会构成向社会公布,增加其透明度。

  哈尔滨市靖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毓晓百表示完全赞同供热价格调整建议。他认为,随着供热原料价格的上涨,热价必须随之上涨,否则供热原料提高的价格全部转给供热企业,企业无法承受。他同时希望此次申请调整的价格一旦通过,应该从2005年供热期算起。

  弱势群体广受关注

  在今天的听证会上,弱势群体如何享受供热补贴问题广受关注。代表们纷纷表示应该高度重视弱势群体、下岗职工的取暖问题,不应该使其再回到30年前的“蜂窝煤、火炉子取暖现象”。

  哈市汽车零件二厂高级经济师姜峰表示,弱势群体对现在的供热价格已经难以承受了。如果还要涨下去,会更加承受不起。很多下岗职工由于单位效益差不给报销热费,每年冬季的取暖都成了大难题。政府应该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暖屋子”问题,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与支持。

  哈市东方饺子王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韩云国认为,热虽然是商品,但是由于其具有公益性,在热费价格上就应该有针对性地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旁听代表、工人王继辉向记者表示,很多低保用户、下岗职工、残疾人现在的冬季取暖都已经成了问题。如果供热价格还要上涨,那么对这些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哈尔滨市总工会保障部副部长车—权建议特困户应该享受热费优惠,其热费应该纳入供热保障范畴。

  市民代表:热费不该涨

  听证会上,很多市民代表的意见与供热企业经营者的意见针锋相对,认为热费不应该上涨。宣庆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史德林认为,供热价格上涨的时机不成熟,现在弱势群体太多,广大市民承受不了水、电、煤气等多方面的多次涨价。如果供热再涨价了,会对广大弱势群体、下岗职工造成巨大影响。他建议政府部门要挖潜,对高寒地区给予全方面补助。要控制、杜绝“官煤勾结”造成煤价猛涨,从“根”上治理供热价格的上涨。在市民没有涨工资或者供热补贴不到位的情况下,不能上调供热价格。

  黑龙江艺术专修学院退休教师、消协监督员刘天晓表示,现在哈尔滨的供热价格在全国都是较高的了,其他地区的供热企业也能够维持经营,哈尔滨热费价格不应该再上涨了。

  哈市技术监督局计量检定测试所高级工程师朱继光认为,供热企业不应该把亏损原因全部计算在原料价格的上涨上,而应从企业内部建立好的管理体制。供热企业存在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他建议供热企业实行好的考核机制,员工做到优胜劣汰,从企业内部挖潜,节约生产成本。

  旁听代表、下岗工人李祥特意花钱复印了50份材料,向正式代表发放并希望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李祥建议,为节约企业供热成本,可以组成受热用户委员会或者成立供热成本调查队,沟通监督供热企业投入产出过程,做到精打细算。

  热费调整应慎重现不宜涨价

  哈尔滨市政协委员于顺认为和谐社会应该有和谐的价格,热费调整势在必行。但是此时调价不合适,政府应该在处理好弱势群体、下岗职工的热费补贴问题后,再举行热费调整听证。

  哈工大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建筑热能工程系主任赵华也表达了同样的意见。他认为,热是商品,必然要通过价格的波动来体现其自身价值。价格的调整应该兼顾政府、供热企业和用户三方利益,在其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供热企业的供热费用调整申请是建立在与2000年制定的热费标准对比上的,缺乏透明度,根基不充分。最好的办法是重新核算供热成本,在此基础上调整价格。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热电工程设计分院总工邢忠和认为,供热商品化是必然的趋势,价格调整不可避免。但是政府应该进行充分的价格核算,在建立完善的价格操作体系基础上调整供热价格。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崔晋源表示支持热费调整,但是不支持现在调整,更不同意现在涨价。他认为,供热原料价格的浮动会是长期性的,不能因为一时的浮动就重新制定供热价格。

  涨幅应以市民能够接受为宜

  按照供热企业的申请标准,居民热用户供热价格涨幅为11%,非居民热用户涨幅为19.9%,平均涨幅15.45%。

  对此,很多代表提出涨幅不宜过高。哈市统计局城调队物价处主任科员袁永纯建议供热价格涨幅以不超过8%为宜。哈尔滨市环保局监察支队副队长刘义建议涨幅不应该超过5%。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