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6日电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哈尔滨市道里区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科学谋划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努力向“将道里区打造成辐射全省的商贸中心,面向全市的金融中心,中外闻名的冰雪、滨水、欧陆风情旅游中心和都市农业示范区、新型现代工业示范区、北方寒地人居示范区”的目标迈进。
据悉,道里区在该区东部将以打造国际一流水准的金安欧罗巴广场、万达商业广场为重点,巩固发展中央大街及辅街在全市商贸旅游中心的龙头地位,在主街提档升级和辅街业态调整,特别是在挖掘延展欧陆风情历史文化资源上取得新突破;以建筑艺术广场拆迁改造和大商新玛特建设为重点,全力实施兆麟街区综合改造项目;坚持市场化运作,倾力支持上海爱建集团和上海百联集团把原车辆厂地区建设成为道里区新的商业中心;以友谊路、尚志大街为两轴,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共同打造总部经济带,把道里区建设成现代服务业的高地。在道里区中部,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建设东北亚采购中心,发展壮大汽车销售一条街为产业支撑,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把群力、顾乡、开发区迎宾路集中区建设成为现代文明新城区,完成在2010年前再造一个新道里的目标。在西部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历史性机遇,加大4.78平方公里的五大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做大做强奶牛、无公害蔬菜、花卉、食用菌等四大优势产业,大力扶持蛙林公司、龙宝干菜、五洋公司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加、销一体化基地建设,加快以新发镇、太平镇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把道里区西部建设成哈尔滨的西郊花园。
道里区还将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大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最直接、最现实、最突出的问题。建立农民工进城服务站和农民工就业培训基地,安置就业和再就业1.9万人,新建社区服务中心4处、残疾人家庭康复点450处,在42个行政村配备专职残协委员,养老保险扩面新增8000人,实施松花江沿岸村屯改水工程,迁址新建区结核病防治所,建成新发红十字医院,新建第36中学等3所中学,改造居民庭院50个,辟建休闲广场3处,改选土路6条、背街背巷23条,全面完成松柏生态园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区百姓。